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香城寺》
《宿香城寺》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七言律诗

夜晴风细月华清,绕寺霜筠雪竹声。

锡响僧归帝青宝,梦香人宿水沉城。

古今不隔尘都尽,心境俱忘镜对明。

枕臂晓猿三叫绝,小窗灯暗读残经。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静谧的香城寺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融。首句“夜晴风细月华清”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个宁静而明亮的夜晚,月光如洗,微风轻拂,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接着,“绕寺霜筠雪竹声”一句,将视线转向寺院周围的景物,霜筠(竹子)和雪竹在月光下发出细微的声音,增添了诗的意境美。

“锡响僧归帝青宝”描绘了僧侣们归寺的情景,锡杖的响声在清幽的环境中回荡,仿佛引领着读者进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梦香人宿水沉城”则通过“梦香”这一细节,暗示了寺庙中修行者内心的平静与满足,他们在此处安眠,如同沉浸在香氛之中,享受着心灵的洗礼。

“古今不隔尘都尽,心境俱忘镜对明”这两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和空间的超越,以及对内心纯净境界的追求。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无论是外界的尘嚣还是内心的杂念,在这样的环境中都能得到净化,达到一种心灵上的和谐与统一。

最后,“枕臂晓猿三叫绝,小窗灯暗读残经”描绘了清晨时分,猿猴的啼叫声打破了宁静,诗人或僧人在昏暗的小窗下,继续阅读着古老的经文,这一场景既充满了禅意,也体现了对知识和智慧的不懈追求。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香城寺独特的魅力和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用五河县孙驿丞行简秋凉感怀诗韵·其四

呼酒邻家隔竹幽,杯行到手不论筹。

蒹葭水阔汀洲暗,苜蓿凉生苑囿秋。

解佩正须归旧隐,濯缨还许向中流。

相思坐对濠梁月,千里难禁宋玉愁。

(0)

题义儿陈清卷

而翁双鬓早星星,膝下儿郎得宁馨。

长忆杜陵怜骥子,不惭周雅赋螟蛉。

衔哀欲诉心如割,舐血多闻舌尚腥。

见说宛丘存谱牒,还家终不负幽冥。

(0)

遣怀示儿复升·其三

当年拦道忆牵衣,千里长淮恨不归。

庭下芝兰空雨露,山中桥梓自光辉。

源流幸喜箕裘续,孝养何惭菽水违。

待汝归来成一笑,须凭寸草报春晖。

(0)

永思庵·其二

龙穴凭谁阐地灵,音容邈邈嘅泉扃。

象形欲刻丁兰木,家教须传长孺经。

露洗松楸纷溅泪,星罗俎豆肃惟馨。

山川佳气从今始,恩诰疏封仰帝廷。

(0)

瑞州萧彦良久客宁夏既归省母则其妻已死遂携子以行其妻弟喻孟良求诗以赠

边庭西望李王朝,万里晴沙雪未消。

晓镜孤鸾心悄悄,春晖寸草梦迢迢。

穹庐饭早烧黄鼠,古漠衣寒制黑貂。

应有外家怜宅相,离情远逐暮云飘。

(0)

元宵中都太守放灯作律诗五首·其四

谯楼门外鼓频挝,谁驻春风小小车。

暗绿笼纱腾马骑,深红剪彩戏鱼虾。

珠玑妆巧繁奢纵,脂粉团香笑语哗。

自愧天涯千里客,海瀛何处问吾家。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