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同沈㯉翁姚薏田沈积山诸先生含叔七兄登南屏诣壑庵观磨崖隶书家人卦傍晚泛湖而归》
《同沈㯉翁姚薏田沈积山诸先生含叔七兄登南屏诣壑庵观磨崖隶书家人卦傍晚泛湖而归》全文
清 / 朱方蔼   形式: 古风

夙昔抱微尚,溪山嗜幽讨。

况兹风日佳,招携得朋好。

芒鞋蹋白云,人影乱芳草。

夹道繁荆榛,到门荫松筱。

略彴自逶迤,清泉一泓绕。

何年峦翠中,凿此金鱼沼。

阇黎揖迎宾,骨相清且老。

坐我青豆房,净域尘不扰。

石鼎煮新茶,山厨饭香稻。

乘兴入岩洞,缭曲景幽窅。

须臾缘磴上,如行众树杪。

快观磨崖碑,笔势最夭矫。

云是涑水书,前辈每稽考。

岁久苔藓侵,拂拭劳手爪。

悔不响拓归,装潢成墨宝。

斜阳闻寺钟,出谷循故道。

鼓棹向中流,舟轻疾于鸟。

烟水何濛濛,云峰殊杳杳。

回首望南屏,断塔挂林表。

(0)
鉴赏

这首清代朱方蔼的诗描绘了一次与友人沈㯉翁、姚薏田、沈积山及含叔七兄一同游历南屏山壑庵的经历。诗人早有隐逸之志,对山水之乐情有独钟,这次出行更是因为天气晴朗,能与好友相伴。他们穿着草鞋,踏着白云,人影在芳草间摇曳,沿途荆榛夹道,松筱成荫,环境清幽。

他们来到壑庵,见到一位清瘦的老僧迎接,庵内环境清净,石鼎烹煮新茶,山野炊烟袅袅。接着,一行人兴致勃勃地探索岩洞,感受其曲折幽深。在磨崖上发现了一块隶书碑,书法劲健,据说是涑水书派的作品,引人考究。虽想拓下带回家,但遗憾未能实现,只能欣赏其风采。

傍晚时分,他们沿着山谷听寺钟声,沿着旧路返回,划船顺流而下,湖光山色朦胧,远处峰峦若隐若现。最后,诗人回首望去,南屏山的断塔高耸入林,为这趟旅程画上了诗意的句点。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共游山水的惬意与对传统文化的敬仰。

作者介绍

朱方蔼
朝代:清   字:吉人   号:春桥   籍贯:浙江桐乡   生辰:1721—1786

贡生。沈德潜弟子,工诗词古文。善画山水花卉,晚年尤喜画梅。有《小长芦渔唱》、《春桥草堂集》
猜你喜欢

次韵次卿鸣琴终日二绝·其二

平生有味在朱弦,想得清风入指寒。

小阁香消帘不捲,知君不为俗人弹。

(0)

钱申仲大夫索四亭诗各赋一首.白云亭

登临思昔人,有意在山麓。

举首瞻孤云,怅怀思宰木。

云亦初何心,意乃自感触。

人生风木念,此念何由足。

忽忽不可留,悠悠空满目。

愿言结斯庐,聊用慰幽独。

(0)

宫词·其二十四

三五良宵皓月圆,兰缸宝炬万家然。

楼台总在冰壶里,今见蓬瀛不夜天。

(0)

宫词·其九十八

酒阑人寂暗银缸,淡月轻风透碧窗。

宫女欲歌初制曲,旋将弦管按新腔。

(0)

宫词·其八十九

澄澄方沼玉庭前,天产双英并萼莲。

含秀同芳应有感,故来清禁启妖妍。

(0)

再宿禅房院五首·其五

献计忧不售,逃形惟愿深。

老来销外念,闲处惬幽寻。

晚草媚迟景,残蝉噪暝林。

欲将诗遣兴,谁解此时心。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