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岁暮》
《岁暮》全文
明 / 徐问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海滨岁云暮,草木尚莽苍。

玄枵隐化机,群蛰寂馀响。

谁云果不食,有复继兹往。

充然天地心,生息在反掌。

况乃青阳交,和风遍穹壤。

阳德嘉再亨,吾亦解吾养。

重关静喧嚣,性定道心长。

百年日斯征,抚事集遐想。

惟当务崇德,不愧兹俯仰。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岁末海滨的景象,草木茂盛,生机勃勃,仿佛大自然在冬眠后即将苏醒。诗人以“玄枵隐化机”描绘了自然界中隐藏的生机与变化,通过“群蛰寂余响”表现了万物在冬日的沉寂,但这种沉寂并非真正的死寂,而是为新生积蓄力量。

接着,“谁云果不食,有复继兹往”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即使在看似无生命的状态下,生命的力量仍在延续,等待着再次绽放。诗人进一步阐述了生命的循环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强调了“充然天地心,生息在反掌”的理念,即生命的力量源自于天地间,生生不息,如同掌中之物般轻易。

进入春季,诗人描绘了“青阳交,和风遍穹壤”,春风吹拂大地,万物复苏,生机盎然。他赞美了春天的阳气,认为这是自然界最美好的时刻之一,也是个人修养与成长的最佳时机。“阳德嘉再亨,吾亦解吾养”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与对自身修养的重视,认为在这个季节里,人应该像自然一样,享受生长与恢复的过程。

最后,诗人反思人生,提出“百年日斯征,抚事集遐想”。他意识到时间的宝贵,鼓励人们珍惜每一天,思考生命的意义。在此基础上,诗人倡导“惟当务崇德,不愧兹俯仰”,即在日常生活中追求道德修养,不做违背良心之事,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正直,这样的人生才是值得尊敬和自豪的。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界的四季更替,表达了对生命、自然与道德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个人修养的重视。

作者介绍

徐问
朝代:明

常州府武进人,字用中,号养斋。弘治十五年进士。授广平推官。召为刑部主事。出为登州知府,滨海多盗,尽捕之。调临江,修坏堤七十二处。累迁广东左布政使。嘉靖十一年以右副都御史巡抚贵州,讨杀父之独山土官蒙钺。官至南京户部尚书。引疾去,卒谥庄裕。有《读书劄记》、《山堂萃稿》。
猜你喜欢

立春前一日雪中访乌程宰李君俞寻有诗见贶依韵和答

粉絮先春拂面翔,临风跃马到君堂。

县民将喜土膏起,令尹未惊农事忙。

疾呼小吏具山酌,便欲尽醉为诗狂。

我牵尘俗不得久,何意更烦投夜光。

(0)

重送周都官

水上朱楼画角鸣,濛濛雨里榜舟轻。

未逢甫里先生谒,多见吴兴太守迎。

荷叶半黄莲子老,霜苞微绿橘林明。

十年不到风烟改,君去将诗与昼评。

(0)

送李北山归建康·其二

贫贱有饿死,富贵履危机。

东海不可渔,西山采无薇。

四方已一气,我今将安归。

(0)

陪使者护客晚发京口

拖船鸟惊兽骇奔,追夫雷动云作屯。

前日生辰使者去,贺正又出丹阳门。

欲上未上军人马,似响不响县官喏。

穷冬闸闭水不行,深夜火明山欲赭。

尚书太尉传语来,夫船未足官须催。

敌使三节能几耳,客载万舸何为哉。

甘心事仇谁作俑,耻不自羞犹怂恿。

古来秦祸不须胡,蒙恬斥外斯高宠。

(0)

挽宁宗皇帝词二首·其一

百六消氛雾,东南立际蟠。

统传三圣后,枕奠百年安。

不识游畋乐,深知稼穑难。

何人青史上,敢作汉唐看。

(0)

金盏倒垂莲.牡丹

谷雨初晴,对晓霞乍敛,暖风凝露。

翠云低映,捧花王留住。

满阑嫩红贵紫,道尽得、韶光分付。

禁籞浩荡,天香巧随天步。群仙倚春似语。

遮丽日、更著轻罗深护。半开微吐,隐非烟非雾。

正宜夜阑秉烛,况更有、姚黄娇妒。

徘徊纵赏,任放濛濛柳絮。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