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马不嘶,一声寒角,令行柳营。见秋原如掌,枪刀突出,星驰铁骑,阵势纵横。人在油幢,戎韬总制,羽扇从容裘带轻。君知否,是山西将种,曾系诗盟。
龙蛇纸上飞腾。看落笔四筵风雨惊。便尘沙出塞,封侯万里,印金如斗,未惬平生。拂拭腰间,吹毛剑在,不斩楼兰心不平。归来晚,听随军鼓吹,已带边声。
万马不嘶,一声寒角,令行柳营。见秋原如掌,枪刀突出,星驰铁骑,阵势纵横。人在油幢,戎韬总制,羽扇从容裘带轻。君知否,是山西将种,曾系诗盟。
龙蛇纸上飞腾。看落笔四筵风雨惊。便尘沙出塞,封侯万里,印金如斗,未惬平生。拂拭腰间,吹毛剑在,不斩楼兰心不平。归来晚,听随军鼓吹,已带边声。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军事行动的壮观景象。开篇“万马不嘶,一声寒角,令行柳营”塑造出一幅静谧而又紧张的战前氛围,仿佛听者也能感受到那一声令箭破空的声音。
接着,“见秋原如掌,枪刀突出,星驰铁骑,阵势纵横”则展示了战争的激烈与壮观,秋天的原野如同掌心,可以一览无余,而战事的紧急和兵器的锐利则展现了战争的残酷。
“人在油幢,戎韬总制,羽扇从容裘带轻”描绘的是将领指挥作战的情形,油幢可能是军中用以遮阳避雨的设施,而将领则显得从容不迫,指挥若定。
“君知否,是山西将种,曾系诗盟。龙蛇纸上飞腾。”这里提及了某位山西的将领与诗人的誓言,这位将领在战场上的英勇如同龙蛇一般在纸上跳跃,充满力量和生机。
“看落笔四筵风雨惊。”则是对前述场景描绘之精彩,用“落笔”来形容诗人对于这番景象的描绘手法,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便尘沙出塞,封侯万里,印金如斗,未惬平生。”这里讲述了战后封侯、获封疆土的喜悦,但心中仍有不满,可能是对战争的反思或是对于功业的进一步追求。
“拂拭腰间,吹毛剑在,不斩楼兰心不平。”则透露出一种武士的豪迈与对正义的执着,即便是在和平时刻,也手握利剑,心中有所不平,这可能是对于某种社会现象或是不公正义的抗议。
最后,“归来晚,听随军鼓吹,已带边声。”则是战争结束,将士归来的场景,那随军的鼓角之声已经带上了边疆的气息,似乎在告别一段战火纷飞的岁月。
整首诗语言雄浑,意境辽阔,通过对战争场面的细腻描绘,以及将领和士兵的情感抒发,展现了一个军事家对于战争与和平的深刻体悟。
山深息交游,独往寻僧庵。
径转忽异色,迎面堆浓岚。
高柯正脱叶,新红醉霜酣。
上方带修竹,万翠犹毵毵。
到门剥啄久,伛偻应瞿昙。
院静无履声,微闻度檀楠。
长老信古德,耿悫致敬谦。
同居尽清修,不数前三三。
上堂俨夕课,龙吟起深潭。
一步千威仪,千业一拜参。
皈依罪过身,惨怛人天含。
旁观敢赞叹,偷懈徒心惭。
方知设教力,历劫礼所担。
晚寻竹径归,回首情犹耽。
夜枕接瞻闻,寝寐同清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