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长芦渡江往金陵》
《长芦渡江往金陵》全文
明 / 张以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春日三竿上翠屏,晓风五两下芦汀。

水兼天去无边白,山过江来不断青。

沙觜潮回平雁迹,海门雨至带龙腥。

升平不复后庭曲,睡起渔歌烂漫听。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ángjiāngwǎngjīnlíng
míng / zhāngníng

chūnsān竿gānshàngcuìpíngxiǎofēngliǎngxiàtīng

shuǐjiāntiānbiānbáishānguòjiāngláiduànqīng

shācháohuípíngyànhǎiménzhìdàilóngxīng

shēngpínghòutíngshuìlànmàntīng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张以宁的《长芦渡江往金陵》描绘了春天早晨的渡江景色。首句“春日三竿上翠屏”,写出了江面上春光初照,翠绿的山峦如屏风般映入眼帘,时间是清晨,太阳刚刚升起不久。次句“晓风五两下芦汀”则描绘了微风吹过芦苇滩,五两(古代航船的风帆)随风飘动,暗示着行舟启程。

“水兼天去无边白,山过江来不断青”两句,进一步渲染了江面开阔,水天一色,连绵起伏的山峦映在江水中,色彩鲜明,富有动态感。接下来,“沙觜潮回平雁迹”,描述了潮水退去后,沙滩上留下大雁飞翔过的痕迹,增添了自然的宁静与生机。

“海门雨至带龙腥”一句,通过想象雨水带来一丝海洋的气息,仿佛龙的鳞片腥味,形象地描绘出江海交汇处的独特景象。最后一句“升平不复后庭曲,睡起渔歌烂漫听”,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盛世不再的感慨,以及对眼前渔歌生活的欣赏,透露出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渡江的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和历史的沉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张以宁
朝代:明

(1301—1370)元明间福建古田人,字志道,学者称翠屏先生。元泰定中,以《春秋》举进士,由黄岩判官进六合知县,坐事免官,滞留江淮十年。后官至翰林侍读学士。明师克元都,复授侍讲学士。洪武三年出使安南,死于返程途中。有《春王正月考》、《翠屏集》。 
猜你喜欢

颂古一百首·其三十四

担板汉,没拘束。饿死首阳山,誓不食周粟。

(0)

偈颂一百六十九首·其一一四

正不立玄,偏无所附。

三十年异类中行,末后句月圆古渡。

夜船拨转琉璃殿,白鸟飞宿无影树。

(0)

今年六十六,世寿有延促。

无生火炽然,有为薪不续。

出谷与归源,一时俱备足。

(0)

六代祖师画像赞.六祖大监禅师

广南樵夫,淮西行者。明珠走盘,黄金出冶。

透影像兮凡圣罔得同尘,续光明兮家世自然不夜。

众星之拱斗之魁,百川之趋海之下。

弃钵袋而逃,提不起而恳招。

非风幡之摇,示即物之情超。

叶落归根兮来时无口,百千三昧兮九牛一毛。

(0)

證道歌·其八十八

于诸荣辱何忧喜,金轮宝位瞿昙弃。

舍草负金永不穷,大地生灵扶不起。

(0)

證道歌·其一二九

损法财,灭功德,宁作常贫岐路客。

身虽能触不能知,只为前因无准则。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