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复蓟门聚,愁歌托楚骚。
水香搴薜荔,春暖种樱桃。
风雨思乡远,星辰对酒高。
不堪行乐地,蛩语已蓬蒿。
亦复蓟门聚,愁歌托楚骚。
水香搴薜荔,春暖种樱桃。
风雨思乡远,星辰对酒高。
不堪行乐地,蛩语已蓬蒿。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燮所作的《泊舟维扬寄秦巡简兄芝庭六章》中的第四章。诗中描绘了诗人身处异乡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家乡的思念与对友情的怀念。
首句“亦复蓟门聚,愁歌托楚骚”,诗人以“蓟门”代指故乡,表达了自己在异乡聚集时的愁绪,借用了屈原的《楚辞》来寄托这份愁苦之情。接着,“水香搴薜荔,春暖种樱桃”,描绘了异乡春天的景象,水边散发出阵阵香气,诗人采摘着薜荔,春日里樱桃树上挂满了果实,这些细节生动地展现了异乡的生机与美丽,同时也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风雨思乡远,星辰对酒高”,风雨中,诗人思绪飘向遥远的故乡,而夜晚的星辰下,他独自饮酒,更显出他的孤独与忧郁。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行为的对比,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友情的渴望。
最后,“不堪行乐地,蛩语已蓬蒿”,诗人感叹,即便是身处可以行乐的地方,也无法忘记故乡,耳边传来的蟋蟀声仿佛已经在荒草丛生的故乡响起,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异乡景色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思乡之情和对友情的珍视,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佳作。
雕弓绣帽。戏马秦淮道。
风入马蹄轻,曾踏遍、淮堤芳草。
飞英点点,春事已阑珊,风雨横,别离多,断送英雄老。
功名终在,休惜芳尊倒。
谈笑下燕云,看千里、风驱电扫。
男儿此事,莫待鬓丝棼,汉都护,万年觞,玉殿春风早。
百里寄一令,于民为最亲。
休戚咳唾间,讵可非其人。
赵侯古循吏,当世无等伦。
朅来宰濡须,旧政俱更新。
虽无赫赫名,吏戢民称仁。
善良仰若父,奸欺畏如神。
幸哉百里地,两载销颦呻。
果膺君相知,赞书下枫宸。
不终三年淹,径作帅幕宾。
秋风散炎酷,夜雨清埃尘。
宁容卧辙留,高樯舣江滨。
君看眉间黄,华近兹其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