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驾长虹至,龙归古洞春。
山门新霁雨,石路净纤尘。
得句先呈佛,长歌不属人。
所嗟山下径,来往入迷津。
客驾长虹至,龙归古洞春。
山门新霁雨,石路净纤尘。
得句先呈佛,长歌不属人。
所嗟山下径,来往入迷津。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上方寺的宁静与清幽之景。首联“客驾长虹至,龙归古洞春”以夸张的手法,将访客的车驾比作长虹,龙归古洞则暗示着一种神秘与古老的气息,春天的到来为古洞增添了生机。颔联“山门新霁雨,石路净纤尘”写出了雨后的清新景象,山门在雨后显得格外明亮,石路上的灰尘被雨水洗净,一尘不染。颈联“得句先呈佛,长歌不属人”表达了诗人创作时的心境,仿佛与佛祖有所交流,而他的歌声却无人能懂,或许只有自然界的生灵能听懂这份心灵的独白。尾联“所嗟山下径,来往入迷津”则流露出诗人对世事的感慨,山下的小径看似通向迷津,暗喻人生的道路充满了未知与困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后寺院的静谧之美,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感悟。
闭户已经月,忽喜故人过。
示客床头酒在,急取醉颜酡。
老去魏公殊健,痛饮还能一斗,高咏当狂歌。
李子独靡乐,晚岁计无那。妇长怨,儿女辈,钟百疴。
门东索饭,无礼叫怒一何多。
话此真堪三叹,我谓只应一笑,尔欲奈贫何。
且进杯中物,未暇恤其他。
俗子呶呶,为劝南征,若岂知予。
虽生年未老,心于名淡,登科无命,天与才枯。
那更炎风,一肩行李,又策华阳道上驴。
真劳甚,任人思高第,我爱閒居。豆棚凉月刚初。
早散遣、生徒一事无。
喜酒香客到,齐倾伯雅,夜阑人去,独掩吾庐。
省得今番,离离禾黍,感叹重经旧帝都。
浑难忘,只山光翠湿,江影金铺。
世事何常,每到欢时,忽复全乖。早湖中灯火。
今宵顿灭,筵前丝竹,此夜难偕。
君既南还,余仍西向,一夕轻帆两地开。
浑无定,总人生聚散,野马尘埃。天涯搔首频回。
只此际、能无叹息哉。
看荒村野店,同时旅况,微风冷雨,一样离怀。
谁道长江,真成天堑,击楫偏能破浪来。
君姑去,约春时待我,来探江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