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即事二首·其一》
《即事二首·其一》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秃翁未敢佚馀生,洗竹浇兰立课程。

辛苦谋身无瓮算,殷勤娱耳有瓶笙。

垆寒烧叶回春意,烛尽携书就月明。

一欠伸间分梦觉,何须它日曲池平。

(0)
翻译
老翁不敢虚度余生,把种竹养兰作为生活规划。
辛勤劳作只为糊口,音乐爱好仅凭一壶琴声。
炉火燃烧枯叶带来春天的气息,蜡烛燃尽拿着书本走向明亮月光。
在一次短暂的打盹后醒来,何必期待未来的池塘水位变平。
注释
翁:老翁。
佚:虚度。
课程:生活规划。
谋身:糊口。
瓮算:长远打算。
瓶笙:一壶琴声。
垆寒:炉火微温。
烧叶:燃烧枯叶。
回春意:带来春天气息。
烛尽:蜡烛燃尽。
就月明:走向明亮月光。
分梦觉:短暂打盹后醒来。
它日:未来。
曲池平:池塘水位变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名为《即事二首(其一)》。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体验。

“秃翁未敢佚馀生”,诗人自称“秃翁”(秃头的老人),表明自己年纪已高,但仍不敢放松对生命的珍惜。这里透露出一种敬畏生命、珍爱时光的情怀。

“洗竹浇兰立课程”,则描绘了诗人在自然中学习、修身养性的场景。“洗竹”、“浇兰”都是清洁之意,象征着心灵的澄清和净化。"立课程"则表明诗人有着严于律己的生活态度和对学问的追求。

“辛苦谋身无瓮算”,这里“辛苦谋身”指的是为生计所作的努力,"无瓮算"意味着没有计算得失,只是尽力而为。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自己对于生活的态度,即在艰难中寻找生存的意义。

“殷勤娱耳有瓶笙”,"殷勤"指的是细心、周到,"娱耳"则是指给耳朵带来愉悦的声音。"瓶笙"通常指的是古代用竹子制成的乐器,这里可能暗示着诗人对音乐或自然之声的享受。

“垆寒烧叶回春意”,"垆寒"形容冬天的寒冷,"烧叶"则是取暖的行为。这里通过燃烧枯叶来取暖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到来的渴望和对自然循环的感慨。

“烛尽携书就月明”,这两句描写了夜深人静时,蜡烛燃尽,诗人带着书籍在月光下继续阅读的情景。"烛尽"表达了时间的流逝,而"携书就月明"则展示了诗人的读书习文并未因为时间晚早而停止。

“一欠伸间分梦觉”,这里的"一欠伸间"形容夜深人静,偶尔翻身的瞬间。"分梦觉"则是说在这样的瞬间,梦境与现实交织,让诗人有了更深的感悟和醒悟。

“何须它日曲池平”,最后两句表达了一种超脱的心态。"他日"指的是将来或别的时间,而"曲池平"则是说不必等到那时候,现实中的不平之事也能在心中得到平衡。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个人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学习、艺术和超脱世俗的深刻理解。诗中蕴含着一种淡泊明志、顺应自然的哲学思想,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热爱以及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题莫干山

封到半天烟霭间,一卷仙书一粒丹。

城南城北无老树,又吹竹笛过前山。

(0)

渔舍

江上蓼花红似血,江头沙碛明如雪。

前山后山寂无人,一犬夜吠松梢月。

(0)

梧窗·其一

夜半山风响翠梧,一窗皓月照琴书。

试将笔架山头屋,问有清幽似此无。

(0)

徐仙

采樵有遇才三日,归路还家已十年。

自古得仙非苦节,此坑安得号黄连。

(0)

武夷有感·其三秋

雨馀秋藓几堆锦,日出朝葵千簇金。

对景适然发清啸,野猿惊泣绿杨深。

(0)

即事君子堂·其一

墙头榴火正烧空,风削苍云作数峰。

避叶荷花如避暑,病香愁态若为容。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