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武夷有感·其三秋》
《武夷有感·其三秋》全文
宋 / 白玉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雨馀秋藓几堆锦,日出朝葵千簇金。

对景适然发清啸,野猿惊泣绿杨深。

(0)
翻译
雨后秋藓如锦绣般堆积
朝阳照耀下,朝葵簇拥着一片金黄
注释
雨馀:雨后。
秋藓:秋天的苔藓。
几堆锦:像堆叠的锦缎。
日出:太阳升起。
朝葵:朝阳下的向日葵。
千簇金:成千上万簇拥着金色。
适然:自然地,随意地。
清啸:清脆的呼啸声。
野猿:野外的猿猴。
惊泣:惊恐地哭泣。
绿杨深:绿色的杨树林深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山林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超然脱俗的情怀。

"雨馀秋藓几堆锦"一句,以“雨馀”形容秋天绵密的细雨,"秋藓"则是指秋季山林间长满了鲜绿色的苔藓,这些苔藓在细雨的滋润下更加鲜艳,如同堆积的锦缎。这两字的使用,不仅传递了秋意,更增添了一种生机勃勃之感。

"日出朝葵千簇金"接着描绘的是太阳初升时分,光线穿透云层照耀在山林间的野葵花上,使得它们仿佛变成了金色的簇拥。这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有时间流转和季节更迭的意境。

"对景适然发清啸"诗人面对这般美景,不禁发出清脆的长啸。这里的“适然”表达了一种自然而然的情感流露,既是对眼前景色的赞叹,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自在。

最后一句"野猿惊泣绿杨深"则通过描写野猿受到了惊吓而在深山中的绿杨下哭泣的情形,展现出自然界生命间相互作用的一幕。这也许是诗人对周遭环境中生灵情感的细腻观察,同时也是对自己内心世界的隐喻。

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情感流露,表达了诗人对于秋天美好自然景象的深切感受,以及在大自然面前所体验到的精神愉悦。

作者介绍
白玉蟾

白玉蟾
朝代:宋   字:如晦   号:琼琯   籍贯:南宋时   生辰:1134~1229

白玉蟾(1194-1290),南宋时人,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定居福建闽清。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
猜你喜欢

投李珦庙三首·其二

轧轧橹声离远浦,萧萧帆影落寒涛。

殷勤滴酒陈佳果,将此深心慰寂寥。

(0)

答有需禅师

年来多病爱栖禅,宝鉴慵将照丑妍。

却忆南湖孤顶月,定回金磬落岩前。

(0)

送王迪夫妇偕隐

发如抹漆左参军,脱去青衫从隐沦。

世上更无羁绊事,壶中别有自由身。

鼎烹玉兔山前药,花看金鳌背上春。

莫怪少年能决烈,蓝田夫妇总登真。

(0)

游层岩

朝寻白鹅山,夕次层岩曲。

中虚谷窈窕,一水流其腹。

澄渟注渊奫,冬夏不盈缩。

初疑有神物,毛骨森戚促。

魂惊不敢吐,发腻不敢沐。

跨梁怛临深,矧敢濯余足。

闻昔宅秘怪,蒙鸿状河渎。

黄昏嘷猩鼯,正昼飞蝙蝠。

豚肩走巫觋,歌舞神所欲。

寻幽到其趾,精爽戒托宿。

张公熙宁初,曾是舒幽独。

镌题百许字,焕烂夺人目。

几呵护守严,百魅不敢触。

往往风雨夜,啾啾鬼神哭。

乃知正直士,所至即蒙福。

往时元次山,今日蒋颖叔。

或镵阳华铭,或刻舜祠录。

与公成三人,万代仰高躅。

因书岩石间,聊用美淇澳。

(0)

南山宣圣庙窃见太守黄公题名有作·其二

数仞环分一径深,讲筵深处暮烟沈。

金铃木舌新扬意,忠孝昭昭剌史心。

(0)

韩康公挽歌词三首·其三

龙虎常瞻榜上名,识公初向凤凰城。

三千宾客知毛遂,五百人家待晏婴。

拟看玉书容拔宅,安知金鼎误垂成。

后园履迹今芜没,惟有清风伴月明。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