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归何处,孤峰百雉城。
江流去无限,客至若为情。
径绕荒台晚,亭虚古木清。
金风凉入座,玉斝为君倾。
白鹤归何处,孤峰百雉城。
江流去无限,客至若为情。
径绕荒台晚,亭虚古木清。
金风凉入座,玉斝为君倾。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夜晚聚集于白鹤峰上的场景,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首句“白鹤归何处”,以白鹤的离去引出对友人的思念,营造了一种空灵而略带忧伤的氛围。接着,“孤峰百雉城”一句,描绘了白鹤峰的孤峭与壮观,同时也暗示了聚会地点的独特与不凡。
“江流去无限,客至若为情”两句,将自然景观与人的情感巧妙结合,江水的无尽流淌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绵长,客人到来时的情景则表达了相聚的喜悦与珍惜。
“径绕荒台晚,亭虚古木清”描绘了聚会环境的静谧与雅致,荒台与古木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晚上的宁静更显聚会的珍贵。
最后,“金风凉入座,玉斝为君倾”以自然界的秋风和宴会中的酒杯,进一步渲染了聚会的温馨与欢乐,金风的凉意仿佛也带来了友情的温暖,而为君倾的酒杯则体现了主人的热情与慷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相聚的愉悦心情,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意境的佳作。
凤枕鸾帷。二三载,如鱼似水相知。良天好景,深怜多爱,无非尽意依随。奈何伊。恣性灵、忒煞些儿。无事孜煎,万回千度,怎忍分离。
而今渐行渐远,渐觉虽悔难追。漫寄消寄息,终久奚为。也拟重论缱绻,争奈翻覆思维。纵再会,只恐恩情,难似当时。
鄱阳湖浸东南境,有人曾量三十六万顷。
我昔乘槎渤澥间,眇视天溟坎蛙井。
浪何为而起于青云之底,日何为而碎于泥沙之里。
太极初分一物无,天水相包若鸡子。
扬澜可供李白青州杓,彭蠡付与卢敖洗龟壳。
斗大孤山没处藏,斸取来支鼎铛脚。
胸中八九吞云梦,似此蹄涔亦何用。
安得快意大荒之东东复东,指麾鱼鳖骑苍龙。
松风溜溜作春寒,伴我饥肠响夜阑。
牛粪火中烧芋子,山人更吃懒残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