蕙炉烟里,避尖风、掩上云屏六幅。
翠袖不禁寒料峭,欲倚更无修竹。
砚结轻冰,灯摇浅晕,瓦鼎茶初熟。
遥空一碧,照窗华月如烛。
话到身世凄凉,闲愁宛宛,都上眉山曲。
况是天涯摇落候,霜剪一庭衰绿。
已抱冬心,犹牵秋绪,惆怅流光速。
相怜瘦影,胆瓶数朵残菊。
蕙炉烟里,避尖风、掩上云屏六幅。
翠袖不禁寒料峭,欲倚更无修竹。
砚结轻冰,灯摇浅晕,瓦鼎茶初熟。
遥空一碧,照窗华月如烛。
话到身世凄凉,闲愁宛宛,都上眉山曲。
况是天涯摇落候,霜剪一庭衰绿。
已抱冬心,犹牵秋绪,惆怅流光速。
相怜瘦影,胆瓶数朵残菊。
这首清代杨芸的《百字令·寒夜生香馆同纫兰妹话感》描绘了一幅寒夜静谧的画面。词人置身于烟雾缭绕的蕙炉之中,避开尖锐的寒风,轻轻掩上云纹屏风,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幽深的氛围。翠袖女子感受到料峭的寒意,想要依靠却只有寥寥几竿修竹,暗示了孤独与寂寥。
室内,砚台上的水已结成薄冰,灯光微弱地摇曳,瓦鼎中的茶水刚刚煮沸,窗外则是如烛月光照亮了清冷的夜空。词人与纫兰妹在这样的环境中,聊起了人生的凄凉与闲愁,这些情感如同曲折的眉山之曲,深深地烙印在心头。
时值深秋,庭院中落叶飘零,更显凄凉。词人内心充满对冬季的期待,却又牵挂着秋天的回忆,感叹时光流逝之快。最后,他与纫兰妹一同怜惜那窗边瘦弱的菊花身影,仿佛它们也承载着他们的孤寂与哀愁。
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寒夜的景象,以及词人与友人的情感交流,展现了清冷季节中的人情温存和生活琐碎,具有浓厚的诗意和情感共鸣。
娇柳青柔,小桃红晕,嫩寒天气。
午梦回、独自凭阑,蝶影泥人,庭院绿阴如水。
寂寞锦衾孤眠久,倚虚幌、凝眸曾倦睇。销魂极。
剩尘掩镜奁,箱封针黹。春来最伤往事。
况梁燕、双栖莺语腻。
对画楼遗挂,人閒天上,音容迢递。
薄命似花愁轻折,更帘外、东风红满地。春残矣。
纵芳醑、应难成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