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贫居自述·其八十五》
《贫居自述·其八十五》全文
明 / 李孔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诗肠吟渴若为浇,水月天分满瓦瓢。

题竹有诗情自适,对花无酒兴难消。

衣巾挂起经旬日,藜藿姑容歇两朝。

采担乾柴归要紧,一头换米一头烧。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贫居生活的日常与心境,充满了生活的真实感和情感的细腻表达。

首句“诗肠吟渴若为浇”,诗人以“诗肠”自喻,表达了创作欲望强烈而难以满足的状态,如同干渴需要水来滋润一般。这里的“浇”字形象地表现了诗人渴望通过诗歌创作来解渴心灵的需求。

接着,“水月天分满瓦瓢”一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清澈的水、皎洁的月光以及广阔的天空比作诗人创作时所需的灵感源泉,而“瓦瓢”则象征着简陋的创作工具或环境,暗示了诗人即使在简陋的条件下也能够汲取灵感,进行创作。

“题竹有诗情自适,对花无酒兴难消”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情趣。面对竹子,他能从中找到创作的灵感,感到自在舒适;然而,面对花朵,却因没有酒的陪伴而难以抒发心中的情感。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细节的敏感和对美酒的热爱。

“衣巾挂起经旬日,藜藿姑容歇两朝”描述了诗人长时间的劳作后,衣物悬挂多日未动,生活条件简朴。但即便如此,他也只是暂时休息两日,表现出对生活的坚韧和对创作的执着。

最后,“采担乾柴归要紧,一头换米一头烧”揭示了诗人生活的艰辛与忙碌。他需要采集干柴,既要用来换取粮食(米),又要用于日常生火做饭。这既体现了生活的实际需求,也反映了诗人面对困难时不屈不挠的精神。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贫居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和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有对生活艰辛的坦然接受,以及对创作热情的执着追求。

作者介绍

李孔修
朝代:明

明广东顺德人,居广州,字子长,号抱真子。陈献章弟子。好读书,尤精《周易》。擅诗画,工书法。家贫,犹不肯投合于时。二十年不入城市。
猜你喜欢

寓蓬莱馆二首·其二

古驿萧萧独倚阑,角声催晚雨催寒。

残年遇合应无日,犹说新丰强自宽。

(0)

初夏十首·其十

老翁卖卜古城隅,兼写宜蚕保麦符。

日日得钱惟买酒,不愁醉倒有儿扶。

(0)

霜露吟

天地有润泽,其降也瀼瀼。

暖则为湛露,寒则为繁霜。

为露万物悦,为霜万物伤。

二物本一气,恩威何昭彰。

(0)

年老逢春十三首·其十二

年老逢春春不任,不任缘被老来侵。

一身老去恶足惜,满眼春归何处寻。

红日坠时风更急,落花流处水仍深。

流莺不悟芳菲歇,犹向枝头送好音。

(0)

鹊桥仙·其二为岳母庆八十

八旬庆会,人间盛事,齐劝一杯春酿。

胭脂小字点眉间,犹记得、旧时宫样。

彩衣更著,功名富贵,直过太公以上。

大家著意记新词,遇著个、十字便唱。

(0)

菩萨蛮·其二赠周国辅侍人

画楼影蘸清溪水。歌声响彻行云里。帘幕燕双双。

绿杨低映窗。曲中特地误。要试周郎顾。

醉里客魂消。春风大小乔。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崔液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黄宽 储大文 梁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