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阳千队皂雕旗,城阙萧条罢战时。
侍御血沾龙衮早,将军兵出羽林迟。
鹓鸾又散三珠树,雨雪偏侵八桂枝。
我愧邯郸厮养卒,微躯何日报恩私。
黔阳千队皂雕旗,城阙萧条罢战时。
侍御血沾龙衮早,将军兵出羽林迟。
鹓鸾又散三珠树,雨雪偏侵八桂枝。
我愧邯郸厮养卒,微躯何日报恩私。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末年与清朝初期的战乱背景下的黔阳城,通过“皂雕旗”、“龙衮”、“羽林”等意象,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将领的英勇。诗中“侍御血沾龙衮早,将军兵出羽林迟”两句,以鲜血染红龙袍和军队行动的迟缓,形象地反映了战争的激烈与混乱。接着,“鹓鸾又散三珠树,雨雪偏侵八桂枝”两句,运用象征手法,将朝廷的离散与自然界的严寒景象相结合,暗示了政治局势的动荡与衰败。最后,“我愧邯郸厮养卒,微躯何日报恩私”表达了诗人对底层士兵的同情与敬佩,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无力改变现状的无奈与自责。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和对人性光辉的赞美。
云旆萎蕤霞作裾,风静半天河有无。
同槃夜结合欢带,织女新嫁牵牛夫。
古今此会从容少,百合未谐甘草草。
预知仔细属明年,续断犹胜弓弩弦。
诗坛乳臭妨贤路,寄食将军惭漂絮。
君今自筑五言城,坐遣降俘叹来暮。
从来白俗不入眼,并案闺房累蛮素。
连篇赠我刹那顷,更陋建安誇七步。
珍藏敢比飞鸟章,字脱无人正讹误。
为君传写不得辞,政恐终随雷电去。
灶烟荼毗霜后林,短椽脱烟乌不黔。
樵童岂惜龟两手,入市论价轻千金。
向来几作沟中断,漫灭青黄谁过眼。
焉知负荷炉锤功,煨烬犹堪借馀暖。
夜阑吼空风力豪,平明雪山平屋高。
生柴带叶冷不燄,毁车充薪车脚劳。
故人十缚起衰朽,生遣寒灰拨红兽。
解衣挟纩不足云,那复区区论炙手。
人物妙伊洛,衣冠肩上摩。
君门世所高,家学承丘轲。
斯文晚付君,自信保不磨。
平生眼中书,五车未为多。
一字不借力,虚名空作魔。
我数奉谈麈,老顽君弗诃。
持酒欲挽君,酒尽如君何。
百丈溯巴峡,脩途接岷峨。
新句探古锦,好风散沉疴。
先君果山政,惠爱如春和。
向来窥一斑,再至鬓已皤。
会寻竹马盟,为续襦裤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