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岸还入舟,水禽惊笑语。
晚叶低众色,湿云带残暑。
落日乘醉归,溪流复几许。
登岸还入舟,水禽惊笑语。
晚叶低众色,湿云带残暑。
落日乘醉归,溪流复几许。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一个秋季的傍晚,泛舟于东溪之中的情景。诗人细腻地捕捉到了自然界的各种生动画面,如登岸又回舟时惊起的水禽嬉戏的声音,以及夕阳下的树叶在微风中摇曳,呈现出一种淡雅而宁静的氛围。
湿云带来的是秋季特有的凉意,而“晚叶低众色”则透露出秋天万物凋零的哀愁。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情感和对生命消逝的感慨。
最后,“落日乘醉归,溪流复几许”显示出诗人在欣赏大自然美景后,心中充满了欢愉,甚至有些微醺。他似乎在询问溪水是否也像自己一样,对这份美好感到满足。这里的“几许”不仅是对溪水流速的一种描绘,也反映出诗人内心对于自然之美的无尽追求和感悟。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怀,以及他那份超脱尘世、宛在自然中的自得其乐。
一觞秋满,向姮娥预借,明朝佳节。
红萼吹香春后梦,重觅苔廊心怯,检点閒愁,销磨薄醉,偏又尊前别。
凭阑孤绪,眼中凭向谁说。
因念碧宇茫茫,秋心终古,同付凄凉月。
后夜团圞应有待,今夜云罗千叠。
挽住流光,已非年少,万感催风叶。
杯痕须记,晚来还照华发。
倾坐东风,画楼天半仙云起。
照妆微晕泪胭脂,明镜交枝倚。绣屋秦筝梦底。
按梁州、催吟殢醉。乱莺啼罢,换尽斜阳,香红尘世。
无定阴晴,苍茫不解东君意。
眼前何地著春光,颠倒閒桃李。欲赋华清旧事。
衍波尘、寒凄蠹纸。睡魂不返,烛爓屏山,相思独自。
碎钿香迹。引啼烟翠羽,细窥帘隙。
黯帐纸、残墨瞢腾,又搀弄麝尘,半消宫额。
拚忍清寒,有妆镜、愁鸾偎泣。
怅新歌散雪,旧谱暗香,断红无觅。瑶台梦中误掷。
倩仙云评泊,笑靥羞索。
待料理、绀玉寒泉,总浸作愁漪,换春无力。
未返芳魂,料不怨、高楼横笛,伴黄昏、背镫瘦影,翠尊酹得。
对夕阳空,疏烟冷,云锦当窗重织。
清秋如客燕,问西园谁分,主人曾识。
醉墨乌丝,歌尘彩扇,经眼悲欢狼藉。当时行吟地。
算承平年少,就中难觅。
但还泊逡巡,矮桥惆怅,盼波能惜。哀时词赋客。
蓦回睇、天水伤心碧。
怕未许、随花追步,分柳为邻,好湖山怎消幽寂。
忍见离宫月,孤泪接、青苔无极。怨零落、双鸳迹。
今我何世,犹是身闲游历。远箫似闻叹息。
晴云绣。绕迤逦、雉堞排层岫。
凄凉六代烟花,惆怅朱楼红袖。
闲门自锁,谁复向、长亭问新柳。
望归鸿、去逐天涯,夕阳偏带明秀。
多情十二阑干,怕碧草侵阶,绮思非旧。
燕语莺啼都休问,且镇日、帘儿共守。
无憀是、琴丝茗碗,更谁识、新霜鸾镜有。
但相思、弄笛桓伊,一江春水如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