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节咏东篱,定异风尘态。
不见幽人手植栽,高致空悬揣。
甫里有家风,茶灶烟波外。
花下年年倚洞箫,此意无人解。
靖节咏东篱,定异风尘态。
不见幽人手植栽,高致空悬揣。
甫里有家风,茶灶烟波外。
花下年年倚洞箫,此意无人解。
这首诗由夏孙桐所作,题为《卜算子·忆菊续咏》,是其系列作品之一,延续了对菊花的深情吟咏。诗中通过“靖节咏东篱”开篇,引用陶渊明《饮酒》中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与“风尘态”的对比,凸显出对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渴望。
“不见幽人手植栽,高致空悬揣。”这两句描绘了一幅静谧而高雅的画面,仿佛是诗人想象中的隐士亲手栽种的菊花,其高洁的品质和深邃的意境,虽未亲眼所见,却在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里的“幽人”不仅指陶渊明,也暗含诗人自己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
“甫里有家风,茶灶烟波外。”提到甫里,即苏州的一个地名,这里借以表达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方式,与“茶灶烟波外”的景象相呼应,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氛围。这样的生活态度,与前文的“风尘态”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花下年年倚洞箫,此意无人解。”最后两句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想象自己在菊花盛开的季节,倚靠洞箫,沉浸于音乐与自然的和谐之中。然而,这种深沉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并非所有人都能理解或共鸣,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孤独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菊花的咏叹,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微妙平衡,充满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精神世界的探索。
驱傩趚趚纷踏沙,虎皮四目森排衙。
谁将七十二泉水,一夜剪作连天花。
雨风飕飗湿鼓震,山坳怪石填人家。
冻云沈沈黑如墨,月明霜白惊昏鸦。
元亭有客夜吐凤,笔花砚雨何滂葩。
枯肠正要酒脯祭,白眼不待金篦爬。
旃檀丈室结缪篆,松明石鼎煎苦茶。
但看玉屑落麈尾,岂有银杯随马挝。
冰壶涸冱春欲透,野田冻雀休啁嗟。
舆粻载糗笑多事,短檠吐焰如彤霞。
秋雨打孤篷,游子中夜觉。
篝镫凄以凉,百物下寥阔。
闸口何嗷嘈,一夜积涛蹙。
抑扬疑远近,往返杂歌哭。
低吟不能长,万感满胸曲。
想见故山阿,流泉灌茅屋。
荷锄觇远脉,濯足乱新绿。
幽期隔尘沙,岁月惜局促。
南莼久思张,北士不轻陆。
乡思逐推迁,羁愁震耳目。
此身尚惝恍,所宅亦未卜。
壮齿不恒居,古言有三复。
起弄明月流,湿光滴衣幅。
握有荆山璧,不以易银镠。
《韶虞》发高音,《阳阿》何足讴。
高门击钟磬,尊爵缺献酬。
酒肉虽饫人,豪杰当怀羞。
不闻弋鸾皇,披羽持为裘。
一朝毁周鼎,铸作棘与耰。
白首不能言,小子方咿嚘。
愿舍中闺态,君当听道周。
春风浩荡吹百草,柳条婀娜莺声好。
行人三月长安春,相思万里昆明道。
昆明远隔浮云端,铁桥之岭何巑岏。
横空一线盘鸟外,悬绳欲度愁飞鸢。
嗟君何为此远适,官程期会严晷刻。
匹马荒林象迹深,空山独夜龙吟急。
水驿山程几送迎,行行瞬息春秋更。
点苍山翠多猿啸,普洱江寒少雁声。
却意前年见君日,同云酿雪风萧瑟。
一官绝徼何所携,万里风烟归健笔。
长安磊落多心知,淋漓谈宴无虚时。
檀板落花春中酒,乌丝红烛夜评诗。
缁尘久客愁如海,豪情不逐黄金改。
高歌那识爨烟虚,拂剑仍看虹气在。
丈夫苦乐亦何常,挥手休辞路阻长。
治蛮自古贵远略,请君小试龙泉芒。
《送唐再可之任滇南》【清·宋铣】春风浩荡吹百草,柳条婀娜莺声好。行人三月长安春,相思万里昆明道。昆明远隔浮云端,铁桥之岭何巑岏。横空一线盘鸟外,悬绳欲度愁飞鸢。嗟君何为此远适,官程期会严晷刻。匹马荒林象迹深,空山独夜龙吟急。水驿山程几送迎,行行瞬息春秋更。点苍山翠多猿啸,普洱江寒少雁声。却意前年见君日,同云酿雪风萧瑟。一官绝徼何所携,万里风烟归健笔。长安磊落多心知,淋漓谈宴无虚时。檀板落花春中酒,乌丝红烛夜评诗。缁尘久客愁如海,豪情不逐黄金改。高歌那识爨烟虚,拂剑仍看虹气在。丈夫苦乐亦何常,挥手休辞路阻长。治蛮自古贵远略,请君小试龙泉芒。
https://shici.929r.com/shici/hYF45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