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圆超院登挟溪亭次卢公韵》
《游圆超院登挟溪亭次卢公韵》全文
宋 / 王十朋   形式: 古风

路入剡山腰,风生玉川腋。

孤亭物外高,双溪眼中碧。

山僧作亭知几春,赏音端怕逢诗人。

自从妙语发丘壑,遂使绝境多蹄轮。

我来首访维摩诘,问讯双溪自何出。

发源应与婺溪同,赋物惭无沈郎笔。

凭栏欲洗名利尘,入眼翻惊客恨新。

山城重重水如带,可能挽住思乡人。

(0)
鉴赏

此诗《游圆超院登挟溪亭次卢公韵》由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描绘了诗人游览剡山、登临挟溪亭的所见所感。

首句“路入剡山腰,风生玉川腋”,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进入剡山的路径,以及山中清风拂面的情景,营造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接着,“孤亭物外高,双溪眼中碧”两句,通过对比孤亭的高耸与双溪的碧绿,展现了亭子的静谧与自然景色的美丽。

“山僧作亭知几春,赏音端怕逢诗人”表达了对山中僧人匠心独运的敬意,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能够在此地欣赏美景的期待。接下来的“自从妙语发丘壑,遂使绝境多蹄轮”两句,通过对比妙语与绝境,强调了语言的力量,使得原本荒僻之地因诗人的到来而变得生机勃勃。

“我来首访维摩诘,问讯双溪自何出”两句,借用了佛教中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知识和智慧的追求,同时也暗示了对自然之美的探索。接下来的“发源应与婺溪同,赋物惭无沈郎笔”两句,将双溪的源头与婺溪相提并论,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同时也谦虚地表示自己无法像沈约那样用妙笔描绘出自然的美。

最后,“凭栏欲洗名利尘,入眼翻惊客恨新”两句,表达了诗人想要摆脱世俗烦恼、追求心灵纯净的愿望,同时也流露出对旅途中的新愁的感慨。“山城重重水如带,可能挽住思乡人”则以山水为喻,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能够留住思乡之情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王十朋

王十朋
朝代:宋   字:龟龄   号:梅溪   生辰:1112-1171

王十朋(1112-1171),字龟龄,号梅溪,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出生于乐清四都左原(今浙江省乐清市)梅溪村。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他以“揽权”中兴为对,中进士第一,被擢为状元,先授承事郎,兼建王府小学教授。王十朋以名节闻名于世,刚直不阿,批评朝政,直言不讳。 
猜你喜欢

湘湖谩兴一首寄猎微生

藕花风起晚凉多,高据柴床听棹歌。

芳草不归支遁马,白沙唯见右军鹅。

人家隐隐连桑柘,僧梵悠悠出薜萝。

今夜湘中好明月,相思无奈故人何。

(0)

寄铁厓先生二首·其二

先生谢客居东里,使者传宣拜下床。

乐府谩推梁子范,礼经须问鲁高堂。

酒须挏马来光禄,赋到龙旗说太常。

赐老鉴湖犹有待,山阴茅屋未凄凉。

(0)

题倪云林墨竹

开元寺里长同宿,笠泽湖边每共过。

谁说江南君去后,更无人听《竹枝》歌。

(0)

寄龙门琦元璞兼柬白云士瞻方丈

我昔巢松茂苑东,白云清赏此心同。

巴蕉绿遍题春雨,薝卜香传弄晚风。

乱后溪山谁作主,愁来江海总成翁。

相思欲借峰头鹤,骑向龙门问远公。

(0)

奉和御赐诗韵·其一

十年闲寄半龛云,觉义新除荷宠勋。

华馔炊香天上赐,好音传喜日边闻。

尚书自进金襕制,学士亲题紫诰文。

白发匡宗无补报,不才深负圣明君。

(0)

芦子渡

百里晴沙江水长,芦花风起碧天凉。

客舟会泊西城下,满地砧声两岸霜。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可朋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林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