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汀山车中却寄汪皖公明府》
《汀山车中却寄汪皖公明府》全文
明 / 郭之奇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里公必谀令,毋论贤否伦。

谀言不从心,有识所不珍。

当事责名誉,舆歌杂赝真。

五岭南天外,吏治总声循。

潮广复千里,于揭尤海滨。

今之为都者,谁可甘朴淳。

频年山海孽,欲尽蚩蚩民。

皮肉供兵火,沟壑半吟呻。

嗟哉刍牧少,翻令司牧嗔。

十里闻蟪蛄,千家见鹄鹑。

不谓六月霜,忽动九重春。

吁帝哀茕独,得公果仁人。

视伤疮痏日,思艰共苦辛。

抚摩足元气,藏喻一恕身。

及兹多故日,方知静者神。

休然至治理,简默所繇臻。

邑亦遂无事,今昔可具陈。

而我于役竣,适公下车晨。

七月观风草,心口各有因。

即今王程步,饥渴动征轮。

回首岐峰北,弦歌想日新。

眷言还相勖,庶以慰情亲。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的《汀山车中却寄汪皖公明府》。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关怀,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理想政治的向往。

首句“里公必谀令,毋论贤否伦”揭示了官场中的阿谀奉承现象,不论官员的真正德行如何。接着,“当事责名誉,舆歌杂赝真”指出官员追求名誉,民众的评价混杂真假,难以辨别。诗中通过描绘五岭以南的吏治情况,强调了地方治理的重要性。

“今之为都者,谁可甘朴淳”表达了对当前都城治理者的质疑,认为他们难以保持朴素淳厚的作风。随后,诗人描述了连年战乱带来的苦难,百姓饱受兵火之灾,哀鸿遍野。他感叹在这样的环境下,牧羊人反而成了百姓的希望,而真正的官员却让百姓感到不满。

“不谓六月霜,忽动九重春”比喻局势突然发生变化,皇帝开始关注民间疾苦。诗人提到皇帝的仁慈,以及对百姓疾苦的理解和关心。他赞扬皇帝能够体恤民情,采取措施恢复元气,给予宽恕和教诲。

最后,诗人回顾了自己与汪皖公的交往,表达了对汪公的敬意和期待,希望他能继续秉持正直,为百姓谋福利。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社会问题的批判,也有对理想政治的憧憬。

作者介绍
郭之奇

郭之奇
朝代:明   字:仲常   号:菽子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生辰:1607年-1662年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猜你喜欢

方诸曲二首·其一

方诸限弱水,高出扶桑东。

霞波环玉垒,云幄护青宫。

珠台锦复道,宝阁亘飞虹。

翠节迎雕辇,琼车驾彩龙。

群真瞻日御,列圣从青童。

朝退联旌旆,杯行奏鼓钟。

灵璈激虚籁,雅舞流神风。

真王拊节和,清响流绝空。

哀歌悲五浊,胡为栖樊笼。

长生有真诀,劫龄安可终。

(0)

山居杂诗九十首·其二十九

晓来浩露出,细履欣悠然。

垄麦漾轻浪,芳草迷平川。

无边绿成幄,团飞柳皆绵。

老翁指谓我,渐熟高低田。

(0)

山居杂诗九十首·其六十

春深多夜雨,倦卧得饱听。

穿林乍依微,滴檐已纷竞。

衾寒似落莫,人寂眷闲静。

怡然遂高眠,枕上颇适性。

(0)

漫成

年来老懒绝缄縢,陋巷甘贫得未曾。

秋枕厌闻中夕雨,夜窗且对短檠灯。

念随壮志销沈尽,愁与寒更烂熳增。

却忆当年水云侣,枯禅闲倚一枝藤。

(0)

会庆圣节

帝出乘时叶小春,中兴复古付曾孙。

奉亲圣德躬仁孝,御极天章廓晏温。

书轨自应归正统,蛮夷先已侍脩门。

凌虚志远吞寰宇,亿载端临四海尊。

(0)

用秦公赠李次仲韵呈次仲三首·其一

命本先须植日华,抽添气液了无差。

融融玛瑙升神室,曲曲琅玕焕綵霞。

枢辖工夫储太漠,至人妙理寓甘瓜。

阳源昭彻参同处,试与三家作一家。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