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歌出草堂,人静郑公乡。
流水菊三径,疏窗山一房。
书含蕉叶绿,茶浥豆花香。
随意清谈久,林深易夕阳。
弦歌出草堂,人静郑公乡。
流水菊三径,疏窗山一房。
书含蕉叶绿,茶浥豆花香。
随意清谈久,林深易夕阳。
这首清代诗人沈兆沄的《过友人村居》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雅致的乡村生活画面。首句“弦歌出草堂”以琴瑟和歌声从简朴的草堂传出,展现了友人村居生活的闲适与文化气息。接下来,“人静郑公乡”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清幽,仿佛是隐士郑公所居之地。
“流水菊三径”写的是友人家中,流水潺潺,菊花盛开的小径,流露出田园诗意。而“疏窗山一房”则描绘了窗户稀疏,窗外山景如画的居室,透出自然与居所的和谐统一。
“书含蕉叶绿,茶浥豆花香”两句,通过书卷的绿色和豆花茶的香气,细致入微地描绘了友人生活的恬淡与清新,富有生活情趣。
最后两句“随意清谈久,林深易夕阳”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畅谈甚欢,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直至夕阳西下,更显出友情的深厚和时光的流转之美。整体上,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乡村生活的宁静画卷,体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谢子我契友,耿介世罕偶。
视我一副图,珠玉满卷首。
图以课子名,嘱我题其后。
披图玩再三,知君有贤母。
君本是少孤,庭训未亲受。
母曰父有言,书香宜世守。
我自丧汝父,纺织不离手。
汝乃是男儿,父薪当荷负。
日从名师游,学饱窥二酉。
夜为日之馀,董言还记否。
寸阴如拱璧,虚掷谁之咎。
继晷膏可焚,青灯味耐久。
机声和书声,轧轧寒侵肘。
冷露滴茅茨,清风款户牖。
残月落三更,光芒寒星斗。
谢子当斯时,图书拥左右。
母顾为欢颜,我儿孝足取。
自古贤母氏,竞推欧与柳。
画荻继丸熊,名并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