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霫人人倦一来,轮摧马仆惧罹灾。
知几不似衡阳雁,才到春深便北回。
白霫人人倦一来,轮摧马仆惧罹灾。
知几不似衡阳雁,才到春深便北回。
这首元代曹伯启的诗《次郑参政韵》描绘了一幅旅途劳顿的场景。"白霫人人倦一来",这里的"白霫"可能指的是白色的雾气,形象地表现出行人在寒冷或迷茫中长途跋涉的艰辛,每个人都疲惫不堪。"轮摧马仆惧罹灾"进一步描绘了路途的艰难,车轮损坏,马匹疲惫,人们担心随时可能遭遇灾难。
后两句"知几不似衡阳雁,才到春深便北回"运用了典故,衡阳雁是南飞至衡阳而不过冬的雁,象征着南方的温暖和归乡之情。诗人以雁自比,感叹自己不像这些雁,尽管春天已深,但仍然不得不踏上北回的路,暗示了人生的无奈和羁旅之苦。整首诗通过旅途困苦和雁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现实境遇的感慨和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沙帽随鸥鸟,扁舟系此亭。
江湖深更白,松竹远微青。
一柱全应近,高唐莫再经。
今宵南极外,甘作老人星。
令节成吾老,他时见汝心。
浮生看物变,为恨与年深。
长葛书难得,江州涕不禁。
团圆思弟妹,行坐白头吟。
汉陵秦苑遥苍苍,陈根腐叶秋萤光。
夜空寥寂金气净,千门九陌飞悠扬。
纷纶晖映互明灭,金炉星喷镫花发。
露华洗濯清风吹,低昂不定招摇垂。
高丽罘罳照蛛网,斜历璇题舞罗幌。
曝衣楼上拂香裙,承露台前转仙掌。
槐市诸生夜读书,北窗分明辨鲁鱼。
行子东山起征思,中郎骑省悲秋气。
铜雀人归自入帘,长门帐开来照泪。
谁言向晦常自明,儿童走步娇女争。
天生有光非自衒,远近低昂暗中见。
撮蚊妖鸟亦夜起,翅如车轮而已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