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一乐堂为章丘教谕方君子大赋》
《一乐堂为章丘教谕方君子大赋》全文
明 / 黄仲昭   形式: 古风

乌山一脉青如龙,山前郁郁佳气钟。

方家有堂䇄当中,堂中乐事应无穷。

白头二老肃以雍,年华七帙颜犹童。

膝下诸郎笃友恭,埙篪迭奏諠春风。

灵椿谖草长青葱,荆花棣萼尤纤秾。

此乐由来世罕逢,君家得此谁能同。

况有白眉双阿戎,文章五采称人雄。

伯兮身已凌层空,仲也气亦吞长虹。

龙章不日膺褒封,兹堂乐事当益隆。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卷,展现了“一乐堂”内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与浓厚的文化气息。诗中以“乌山”开篇,借山色之青比喻家庭的祥和与生机,山前“佳气钟”,预示着家族的繁荣昌盛。接着,诗人点出“方家有堂”,堂中乐事不断,描绘了家庭成员间的和睦与欢乐。

“白头二老”形象地刻画了两位长辈的慈祥与长寿,“年华七帙颜犹童”赞美了他们精神矍铄,犹如童年的活力。膝下的“诸郎”则体现了家族的传承与团结,他们“笃友恭”,相互友爱,和谐共处。音乐的比喻——“埙篪迭奏諠春风”,生动地表现了家庭成员间情感的交流与共鸣,如同春风般温暖人心。

“灵椿谖草长青葱,荆花棣萼尤纤秾”运用了象征手法,将家族比作长寿的椿树与萱草,以及繁茂的荆花与棣花,寓意家族的长久与繁盛。最后,诗人感慨这样的乐事世所罕见,而“君家得此谁能同”,表达了对“一乐堂”独特氛围的赞叹。

诗的结尾部分,提到了“白眉双阿戎”,暗示家族中有才华横溢的人物,他们的文章五彩斑斓,如同人中的雄鹰。同时,诗人也暗示了家族中有人已经离世(“伯兮身已凌层空”),但其精神与成就依然被怀念。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家族未来美好前景的期待,认为随着家族中人才辈出,堂内的乐事将会更加兴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和睦、尊老爱幼、重视教育与传承的美好价值观,以及对家族繁荣昌盛的向往与祝福。

作者介绍

黄仲昭
朝代:明

(1435—1508)明福建莆田人,名潜,号退岩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以直谏被杖,谪湘潭知县,又改南京大理评事。后以亲不逮养,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学佥事。久之乞归,日事著述,学者称未轩先生。有《未轩集》、《八闽通志》等。
猜你喜欢

和张仲山寄酒

兵厨盎盎孚盈缶,怜我十年青濮口。

投醪分惠继以诗,诗更分香过于酒。

酒瓶诗卷堕我前,顿使幽栖添二友。

朝吟直到屋翻日,夜醉不觉山衔斗。

也知庭内无留难,扫除弊事如挥帚。

龟陵千里数万家,谁不高擎加额手。

公馀退食多燕衎,一斗百篇困何有。

馀波借与草木春,况是江头钓鱼叟。

更烦遣骑日联翩,暖热缙云先马走。

(0)

寄越州张子文待制二首·其一

霜清玉洁紫微人,海水群飞蹭蹬频。

首尾七年归剪拂,东西万里隔声尘。

酒杯强遣愁中趣,药裹长随健里身。

天远征鸿飞不到,登高极目更伤神。

(0)

郭信可索云溪诗懒未能作戏成此寄以自解

疏疏翠竹净江沙,远寄新诗特地誇。

月径剩教添鬓雪,云溪日放长苔花。

也知一决君无勇,岂是狂吟我欲赊。

琴鹤今朝随小隐,诗篇明日寄烟霞。

(0)

和食笋二首·其一

敢将蔬笋拟甘鲜,清瘦肥痴定孰贤。

气味比僧从淡薄,支离似鹤要轻便。

未随烟客登山屐,且辍江神饮马钱。

一岁可能三百把,骨青髓绿配松仙。

(0)

和食笋二首·其二

獐牙鸭脚色相鲜,更遣逢迎酒圣贤。

齐鲁大邦应自美,烟霞清兴岂相便。

风神肯慢吹成竹,市老能教省直钱。

早晚萧然文字饮,何须唤作地行仙。

(0)

早行

马入寒林惊宿鸦,羸僮呵手怯霜华。

已经残月路数里,知过安眠人几家。

呖呖晓乌天外唱,疏疏烟树岭头斜。

前程自谓明时近,不用孜孜苦叹嗟。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