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幕今犹昨,搴帘树与山。
牛车来晚市,铃索谨宵关。
水号羊肠曲,峰凝螺黛弯。
雪鹰金捍臂,苍犬玉重环。
云澹秋情迥,天空塞景閒。
古来称大漠,此日是仙寰。
入幕今犹昨,搴帘树与山。
牛车来晚市,铃索谨宵关。
水号羊肠曲,峰凝螺黛弯。
雪鹰金捍臂,苍犬玉重环。
云澹秋情迥,天空塞景閒。
古来称大漠,此日是仙寰。
这首诗描绘了行营中的景象,充满了浓厚的边塞风情和历史韵味。首联“入幕今犹昨,搴帘树与山”以对比手法,将今日与往昔相联系,营造出一种时空交错的氛围。接着,“牛车来晚市,铃索谨宵关”描绘了边塞夜晚的宁静与秩序,牛车缓缓而来,铃声悠扬,守夜人谨慎地关闭城门,展现出边疆生活的独特风貌。
颔联“水号羊肠曲,峰凝螺黛弯”通过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蜿蜒曲折的河流和山峰的轮廓,仿佛螺黛般细腻而弯曲,勾勒出边塞壮丽的自然景观。颈联“雪鹰金捍臂,苍犬玉重环”则以雪鹰和苍犬的形象,象征着边疆的守护者,它们身披金甲,佩戴玉环,英勇无畏,守护着这片土地。
尾联“云澹秋情迥,天空塞景閒”描绘了秋日的天空,云淡风轻,景色宁静,与边塞的辽阔和空旷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最后,“古来称大漠,此日是仙寰”表达了对边塞之地的赞美,将其比作仙境,体现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和崇敬之情。整首诗通过对边塞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边疆的独特魅力和历史文化的深邃内涵。
独无外物牵,况复门深闭。
晚景敛残霞,光寒日初泄。
寥寥空斋中,把卷消寒夜。
然灯对古人,相对还相悦。
道由潜心通,坐久尘想灭。
落叶响长林,碧井寒泉冽。
万象汇其中,古今一冷热。
人生天地间,百年如梦结。
孤影伴残编,心幽趣自别。
君不见淮阳城,君不恋曲江景。
君不味罗珍羞,君不皦衣裳锦。
君居冰一壶,君出雪一艇。
千山寂鹗声,万境绝尘影。
道有冻饿人,冷庵无此冷。
我寒待君衣,我饥待君省。
民瘼不问问牛喘,莫学汉家丞相丙。
冷庵冷,冷如铁。
万国如在红炉中,江南六月寒风雪。
耻庵好向冷庵游,冷庵好傍耻庵结。
庵外诸君知不知,两庵里事乾坤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