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无托足,海天同隰光。
明知复何为,不忍隳三纲。
祼荐觊少延,讴歌宁远忘。
或者莒在齐,聊且帝一方。
竭蹶竟委顿,臣谋非不臧。
运去天莫留,力尽心弥强。
终不负吾主,名义天地长。
怀玺随龙游,举室水中央。
斯人文华士,乃尔百鍊钢。
机云傥通谱,应羞朝洛阳。
天地无托足,海天同隰光。
明知复何为,不忍隳三纲。
祼荐觊少延,讴歌宁远忘。
或者莒在齐,聊且帝一方。
竭蹶竟委顿,臣谋非不臧。
运去天莫留,力尽心弥强。
终不负吾主,名义天地长。
怀玺随龙游,举室水中央。
斯人文华士,乃尔百鍊钢。
机云傥通谱,应羞朝洛阳。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刘埙所作,名为《补史十忠诗(其四)参政行丞相事陆公》。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理想政治状态的向往和对忠诚品质的赞美。
"天地无托足,海天同隰光。"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与宇宙合一的境界,表达了诗人对于纯净、高远精神世界的追求。
"明知复何为,不忍隳三纲。" 这里所谓“明知”是指明智和正直,而“不忍隳三纲”则表达了对传统道德规范的尊重和维护之意,体现出诗人对于社会伦理秩序的珍视。
接下来的几句"祼荐觊少延,讴歌宁远忘。或者莒在齐,聊且帝一方。" 描绘了诗人对历史上忠臣良策的怀念,以及自己愿意效仿古人,在政治舞台上发挥作用。
"竭蹶竟委顿,臣谋非不臧。运去天莫留,力尽心弥强。终不负吾主,名义天地长。" 这几句表达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对君主的忠诚承诺,即使面临困境,也要竭尽全力,不辜负君命。
最后几句"怀玺随龙游,举室水中央。斯人文华士,乃尔百鍊钢。机云傥通谱,应羞朝洛阳。" 描绘了诗人希望能像古代忠臣那样,被赋予重要职责,与君主同行于政治的核心位置,并且自比为坚韧不拔的“百鍊钢”,表达了对历史上忠诚人物的敬仰和自我期许。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古代忠臣形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政治理想、道德操守以及个人的忠诚品质的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