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亩田供伏腊,无妻无妾自由身。
回观万顷良田者,也是人间多事人。
二十亩田供伏腊,无妻无妾自由身。
回观万顷良田者,也是人间多事人。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刻地揭示了对人生价值和幸福的不同理解。诗中通过对比“二十亩田供伏腊,无妻无妾自由身”与“回观万顷良田者,也是人间多事人”的两种生活状态,表达了对于简单生活与物质财富追求之间价值取向的思考。
前两句“二十亩田供伏腊,无妻无妾自由身”,描绘了一位生活简朴的农夫形象。他拥有不多的土地,足以维持基本的生活需求,过着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这种生活虽然物质条件有限,但因为没有繁重的家务负担和人际关系的牵绊,反而能享受到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这反映了诗人对于简单生活态度的赞赏,以及对物质追求之外更深层次精神满足的重视。
后两句“回观万顷良田者,也是人间多事人”,则将视角转向那些拥有大量土地的人。他们虽然物质丰富,但同时也背负着更多的责任与烦恼。管理广阔的田产,处理复杂的家族关系,应对各种社会压力,使得他们的生活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轻松愉快。这句诗通过对比,暗示了物质财富与幸福之间的复杂关系,提醒人们在追求物质的同时,不应忽视内心的真实需求和精神世界的丰富。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引导读者思考何为真正的幸福和满足,以及在追求物质与精神平衡的过程中,如何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它不仅是一首对生活态度的探讨,也是一次对人性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
城草未及秋,芸黄有枯色。
众鸟投檐阴,十病九彫翼。
压江田土焦,百里照天赩。
居农劳旦心,坐废惜肢力。
官税姑缓筹,先愁一家食。
煽议蒙五行,风传焰难熄。
本无盗贼心,似因天沴逼。
大路倾作河,谁敢预防测?
通人理为凭,古鉴杂胸臆。
践履安诸常,性完气何蚀?
落日未落万篁静,来踏浮图过山影。
但闻樵唱不见人,平视深天绿千顷。
钟响自停云自飞,泠然玉风吹我衣。
懒僧早闭幽涧宅,去鸟不投丛林依。
空山阅人如阅梦,多少流泉出山送。
狎澜弄雨三十年,重向兹山顿尘鞚。
昔所见者今几留,青苍无改松与楸。
千丈岩阴有茅屋,谓今废作荒烟邱,使我目断心悠悠。
太虚无雕镌,人心易穿凿。
绕屋不种梅,何来千岁鹤?
荒田谢膏泽,灵云隐宜壑。
六宇无阳春,到眼尽元漠。
何如倾醇醪,中含万物橐。
峥嵘能砥时,讵嫌肌骨削?
空天恣凌厉,群象扫如萚。
挂檐长庚星,风撼不能落。
沈郁一以抒,谁能夺吾乐?
愿借奇肱车,驰空絷雕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