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翠钿狼藉,绿圆点点浓如积。
芳痕涨雨凝寒碧,一片浓阴,休扫坐来石。
径深不教残阳入,茸茸不似春红色。
芳尘净洗无纤迹,吟客来时,只恐印行屐。
径翠钿狼藉,绿圆点点浓如积。
芳痕涨雨凝寒碧,一片浓阴,休扫坐来石。
径深不教残阳入,茸茸不似春红色。
芳尘净洗无纤迹,吟客来时,只恐印行屐。
这首明代张肯的《醉落魄·咏苔》描绘了一幅清幽静谧的画面。"径翠钿狼藉",形象地写出小径上青苔繁密,仿佛散落的翠钿,给人以生机盎然之感。"绿圆点点浓如积"进一步描绘了苔藓密集,颜色浓郁,如同堆积的绿色圆点,富有立体感。
"芳痕涨雨凝寒碧",通过雨水滋润,苔藓的痕迹显得更加鲜明,仿佛凝聚着寒意的碧绿。"一片浓阴,休扫坐来石",强调苔藓形成的浓密阴凉,劝人不要清扫,好让来访者坐在石头上享受这份宁静。
"径深不教残阳入",表现小径深远,连夕阳的余晖也被阻隔在外,增添了神秘与静谧。"茸茸不似春红色",形容苔藓的柔软和不同于春天花朵的色彩,更显其独特韵味。
最后两句"芳尘净洗无纤迹,吟客来时,只恐印行屐",赞美苔藓清洁无瑕,即使诗人来访,也怕自己的足迹会破坏这份洁净,流露出对苔藓的敬爱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苔藓的形态与环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清静生活的向往。
青田之野孕灵姿,胎化仙禽种自奇。
暂游小泽离江海,旋掩云罗遂见羁。
临风未铩淩霄翅,作玩人间亦偶尔。
稻粱虽重肯怀恩,延伫阶墀顿脩趾。
相怜不用卫轩乘,回首辽城路杳冥。
喜有开笼当夜月,何妨轩举振脩翎。
横空一叫声嘹唳,四望苍茫失洲屿。
顾影时追旧侣群,闻声还认主人语。
主人负质水仙灵,王子曾传相鹤经。
他日吹笙缑氏岭,跨尔烟霞物外行。
黄生负才何豪雄,风姿矫矫如虬龙。
三十明经贡上国,四十贤书奏海东。
丈夫逢时何必早,电泡荣华安足道。
君今出山未是迟,肯使世人嗤小草。
忆昔与君结社粤山傍,鞭弭同时有二黄。
联翩已决青云去,落落予犹愧雁行。
年来事异时逾改,生计飘零未可耐。
苫块伤心万事灰,虚论龙剑馀光彩。
浮云日夜东南驰,谁道河流清可待。
看君老骥复骄嘶,云逵万里试霜蹄。
碣石之宫何嵂崒,黄金台上草菲菲。
君去谈天谁可拟,炙毂雕龙枉自奇。
送君行,酌君酒。
功名拾芥君何有,丈夫所志还不朽。
眼底悠悠荣利儿,请君还问千秋后。
一别宁堪雨坠天,雄心忽复觉翘然。
柳色蓟门春又绿,好音早寄慰风烟。
《送黄与东上春官》【明·李孙宸】黄生负才何豪雄,风姿矫矫如虬龙。三十明经贡上国,四十贤书奏海东。丈夫逢时何必早,电泡荣华安足道。君今出山未是迟,肯使世人嗤小草。忆昔与君结社粤山傍,鞭弭同时有二黄。联翩已决青云去,落落予犹愧雁行。年来事异时逾改,生计飘零未可耐。苫块伤心万事灰,虚论龙剑馀光彩。浮云日夜东南驰,谁道河流清可待。看君老骥复骄嘶,云逵万里试霜蹄。碣石之宫何嵂崒,黄金台上草菲菲。君去谈天谁可拟,炙毂雕龙枉自奇。送君行,酌君酒。功名拾芥君何有,丈夫所志还不朽。眼底悠悠荣利儿,请君还问千秋后。一别宁堪雨坠天,雄心忽复觉翘然。柳色蓟门春又绿,好音早寄慰风烟。
https://shici.929r.com/shici/9XlbyXX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