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倚云林第几峰,霜天如水蘸芙蓉。
萧骚畅饮偏宜月,慷慨舒怀共听松。
阃外只今须燕颔,师中何日静狼烽。
凭君素抱匡时略。借箸樽前意转浓。
暮倚云林第几峰,霜天如水蘸芙蓉。
萧骚畅饮偏宜月,慷慨舒怀共听松。
阃外只今须燕颔,师中何日静狼烽。
凭君素抱匡时略。借箸樽前意转浓。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傍晚倚靠在云林之巅,霜夜如水,倒映着芙蓉般的美景。月光洒落,与萧瑟的风声相呼应,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诗人在此畅饮,与友人共同倾听松涛之声,表达出内心的慷慨与豪情。诗中提到“阃外”与“师中”,暗示了对国家边防与军事的关切,希望和平稳定。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愿意贡献匡时之策,希望在宴席上能更深入地探讨治国之道,其意趣浓厚。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有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
日出东海隅,西入昆崙墟。
六龙踊跃驾日车,往来万里裁须臾。
人生寄一世,逆旅难久居。
羲和何不仁,蹙迫更相驱。
颜回短折果何辜,老彭竟化千金躯。
苍天梦梦白日闇,居然不辨贤与愚。
吾将命后羿,仰射三足乌。
僬侥弋鸿鹄,作计良已疏。
鲁阳挥戈等儿戏,夸父奔走空区区。
西方调御之丈夫,教我脩道归虚无。
虚无国中无寿夭,一任羲和变昏晓。
雉子班,五文章。锦为衣,绣为裳。状瑰异,志劲刚。
美为灾,技自妨。羂云罗,掩天纲。就樊槛,辞山梁。
荷仁惠,不杀伤。啄甘实,饮清凉。形柔昵,意悲徨。
惟平生,讵有常。感恩遇,回中肠。循周荣,栖幽房。
委微命,毕君傍。
长安陌头柳如线,朝东暮西君不见。
人生何翅参与商,短景催人疾于箭。
忆昔初趋鸳鹭班,几人同献麒麟殿。
科协人乘龙背年,时逢水击鲲池便。
家君白简犹迟留,上客青袍各䓤茜。
二十四回春草生,昔人那似今人面。
应门小子亦长成,尚记嬉随侍清燕。
世情离合那可陈,霜叶风萍晓花片。
孙放曾从父执行,孔融令受通家荐。
白云南望继馀歌,愿借清光入家传。
明经跻上第,分署赴南京。
祖饯群公集,关河几日程。
迎亲就禄养,便道过家行。
春色随车马,花枝拂旆旌。
山围京口路,潮洗石头城。
志在无刑治,民思用法平。
连营知敛迹,西广避先声。
乡里多寮寀,宗人更水衡。
退公时燕喜,求友感嘤鸣。
愁杀閒鸥鸟,烟波冷旧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