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梵才上人归天台》
《送梵才上人归天台》全文
宋 / 吴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几年瓶钵帝城栖,看尽尘劳息尽机。

诗妙偶因馀力到,名高却与本心违。

云深路入千山去,岁晚身携一锡归。

林下应逢旧猿鹤,得无惊见紫檀衣。

(0)
注释
瓶钵:僧侣的日常用品,象征修行生活。
尘劳:世俗的劳苦和烦恼。
馀力:闲暇或余暇的时间。
紫檀衣:僧侣穿的紫色僧袍,代表出家人身份。
翻译
在京城中度过了几年漂泊生涯,看透了世俗劳苦,放下了一切机心。
诗歌的精妙偶尔在闲暇时才显现,然而名声显赫却违背了我最初的本心。
踏上云深之处,翻越千山万水,年末时只身带着一根锡杖归来。
在山林中或许会遇到往日的猿猴和仙鹤,它们是否会惊讶于我穿着紫色的僧袍?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出家修行者的赞美和羡慕。"几年瓶钵帝城栖,看尽尘劳息尽机"两句描绘出梵才上人的生活状态,居住在皇宫附近的寺庙中,通过禅定观照看破了世间的红尘和劳累。

"诗妙偶因馀力到,名高却与本心违"表明诗人对梵才上人的文学造诣给予肯定,但同时认为他的盛名与其内心的本真追求不相符合,或许是在世间的名利中失去了初衷。

"云深路入千山去,岁晚身携一锡归"则是梵才上人归隐山林的情景描写,他在年迈之际带着简单的生活必需品回到自然山水之间寻求宁静和精神寄托。

最后两句"林下应逢旧猿鹤,得无惊见紫檀衣"则是在设想梵才上人归隐后的情境,他在林间可能会遇到旧时的猿鹤为伴,而不会再被世俗的荣华富贵所打扰,即使偶尔看到僧人的紫檀衣,也只是平常之事,不会再引起内心的波动。

整首诗通过对梵才上人归隐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清净自守、超脱红尘的向往,以及对出家人追求精神自由和本真生命状态的理解与尊敬。

作者介绍

吴育
朝代:宋

(1004—1058)建州浦城人,字春卿。吴待问子。仁宗天圣五年进士。历知临安、诸暨等县。景祐元年举贤良方正,迁通判苏州。还知太常礼院,奏定《太常新礼庆历祀仪》。庆历五年拜右谏议大夫、枢密副使,改参知政事,遇事敢言。出知数州府,所至作条教,简疏易行而不可犯。累进资政殿大学士,判尚书都省。官终知河南府。卒谥正肃。
猜你喜欢

到阙政府以辟郡未下隔对

练纸密衔袖,宫门报隔班。

衷肠郁未吐,殿槛可容攀。

巨用须桴栋,旁搜及蒯菅。

对扬当有日,倾尽不须删。

(0)

步自南定楼至海观

南定楼西径女墙,等閒杰观借相羊。

山连六诏夐深阻,城挟三江交淼茫。

薄晚渡船人意急,清秋倚槛客情荒。

乾坤杀气凄凉甚,浮海吾宁逐磬襄。

(0)

寿杨浩斋二首·其一

驾鹤飞来白玉京,疏髯秀色自仙真。

要看转物天机密,更念居閒学力新。

孔孟以来扶坠绪,羲黄向上属谁人。

雅知仁静宜黄耇,仙谷烟霞不尽春。

(0)

长生观拜谒碧落侍中观巨楠

功行三千未易圆,活人阴德最为先。

一瓢酒酿春江醁,百尺楠藏洞府天。

道骨想从玄祖受,高风应许裔孙传。

珥貂碧落犹官府,何似鞭鸾陪散仙。

(0)

元正和洪司令纪事二首·其二

兔魄乌轮西复东,流光那肯驻颜红。

礼罗君不见温造,志广吾宁如孔融。

难策材驽攀逸武,相期亲寿转方瞳。

飞腾景暮何须问,圣处惭无一发功。

(0)

元日即事四首·其四

屠苏最后釂银杯,岁月侵寻老景催。

离坎新工几铢火,乾坤生意一声雷。

君亲未报鬓惊雪,名业倘来心欲灰。

一笑山头冰万仞,晓晴还见翠屏开。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钱士升 王献之 元载 瞿汝稷 阎长言 陈邦瞻 程梦星 徐勉 石崇 王钦若 张柬之 崔骃 真可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