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瓶钵帝城栖,看尽尘劳息尽机。
诗妙偶因馀力到,名高却与本心违。
云深路入千山去,岁晚身携一锡归。
林下应逢旧猿鹤,得无惊见紫檀衣。
几年瓶钵帝城栖,看尽尘劳息尽机。
诗妙偶因馀力到,名高却与本心违。
云深路入千山去,岁晚身携一锡归。
林下应逢旧猿鹤,得无惊见紫檀衣。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出家修行者的赞美和羡慕。"几年瓶钵帝城栖,看尽尘劳息尽机"两句描绘出梵才上人的生活状态,居住在皇宫附近的寺庙中,通过禅定观照看破了世间的红尘和劳累。
"诗妙偶因馀力到,名高却与本心违"表明诗人对梵才上人的文学造诣给予肯定,但同时认为他的盛名与其内心的本真追求不相符合,或许是在世间的名利中失去了初衷。
"云深路入千山去,岁晚身携一锡归"则是梵才上人归隐山林的情景描写,他在年迈之际带着简单的生活必需品回到自然山水之间寻求宁静和精神寄托。
最后两句"林下应逢旧猿鹤,得无惊见紫檀衣"则是在设想梵才上人归隐后的情境,他在林间可能会遇到旧时的猿鹤为伴,而不会再被世俗的荣华富贵所打扰,即使偶尔看到僧人的紫檀衣,也只是平常之事,不会再引起内心的波动。
整首诗通过对梵才上人归隐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清净自守、超脱红尘的向往,以及对出家人追求精神自由和本真生命状态的理解与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