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分高下作声繁,瀑落云中峡底翻。
一例空人凡耳目,那更伯仲藉量论。
溪分高下作声繁,瀑落云中峡底翻。
一例空人凡耳目,那更伯仲藉量论。
这首诗描绘了瀑布在溪流中的壮丽景象和其对人心灵的触动。首句“溪分高下作声繁”以生动的语言展现了溪流在高低不平的地形中奔腾而过,发出繁复的声响,营造出一种动态美。接着,“瀑落云中峡底翻”一句,将瀑布的形象推向高潮,瀑布从云雾缭绕的高处倾泻而下,撞击峡谷底部,形成一幅壮观的画面。
后两句“一例空人凡耳目,那更伯仲藉量论”,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他认为这些自然景观超脱了凡人的感官体验,难以用言语或标准去衡量和评价,强调了自然之美对于心灵的震撼力,超越了人类的认知范畴。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见解和赞美之情。
漆经剥落蝌蚪沉,孔壁已无丝竹音。
红牙题签镂白玉,紫驼剪锦泥黄金。
幽篁三径琅玕静,睡鸭焚香销淑景。
帘深粉壁白于霜,屈曲龙蛇挂秋影。
故人好雅绝纷华,右史左图书满车。
眼看富贵浮云外,宜尔子孙宜尔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