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馀日初晴,腊后春欲动。
曳踪行我畦,陈根拨残冻。
鳞鳞万甲绿,已覆前日种。
孰知大钧仁,坱圠无尽用。
一毡守酸寒,菜把烦日送。
兹晨旅颜破,意到冰百瓮。
区区田野心,芹美亦思贡。
未敢语朝簪,方酣万羊梦。
霜馀日初晴,腊后春欲动。
曳踪行我畦,陈根拨残冻。
鳞鳞万甲绿,已覆前日种。
孰知大钧仁,坱圠无尽用。
一毡守酸寒,菜把烦日送。
兹晨旅颜破,意到冰百瓮。
区区田野心,芹美亦思贡。
未敢语朝簪,方酣万羊梦。
这首元代诗人吴存的《题老圃生意卷》描绘了冬末春初时节,农夫在田间劳作的情景。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农人的辛勤劳作。
首句“霜馀日初晴”,描绘了霜后的初晴之景,阳光穿透薄雾,带来一丝温暖。接着“腊后春欲动”则预示着寒冷的冬季即将过去,春天的气息正在悄悄萌发。这样的景象为整首诗奠定了生机勃勃的基调。
“曳踪行我畦,陈根拨残冻。”描述了农夫在田间劳作的场景,他们沿着田埂行走,拨开覆盖在土地上的残雪和旧根,为新一年的耕种做准备。这一细节生动地展现了农人对土地的深厚情感和对未来的期待。
“鳞鳞万甲绿,已覆前日种。”通过比喻,将新生的绿色植物比作鳞片般密集,形象地展示了新生命的迅速生长,同时也暗示了农夫辛勤劳动的成果。而“已覆前日种”则强调了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循环。
“孰知大钧仁,坱圠无尽用。”这两句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认为它无私地赋予万物生长的力量,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一毡守酸寒,菜把烦日送。”描绘了农人在艰苦条件下坚守,每日劳作的艰辛,同时也体现了他们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未来的希望。
“兹晨旅颜破,意到冰百瓮。”通过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农人面对严寒的坚韧不拔,以及他们对丰收的渴望。
最后,“区区田野心,芹美亦思贡。”表达了农人对土地的深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即使是最微小的努力,也希望能有所贡献。
“未敢语朝簪,方酣万羊梦。”则以幽默的方式,表达了农人虽然身处田间,但心中仍怀有对更广阔世界的憧憬和梦想,即使是在最平凡的生活中,也能拥有不凡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农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他们面对生活挑战时的坚韧与乐观,是一首充满生命力和人文关怀的佳作。
不作流水声,行将二十年。
吾生少贱足忧患,忆昔有罪初南迁。
飞帆洞庭入白浪,堕泪三峡听流泉。
援琴写得入此曲,聊以自慰穷山间。
中间永阳亦如此,醉卧幽谷听潺湲。
自从还朝恋荣禄,不觉鬓发俱凋残。
耳衰听重手渐颤,自惜指法将谁传。
偶欣日色曝书画,试拂尘埃张断弦。
娇儿痴女绕翁膝,争欲彊翁聊一弹。
紫微阁老适我过,爱我指下声泠然。
戏君此是伯牙曲,自古常叹知音难。
君虽不能琴,能得琴意斯为贤。
自非乐道甘寂寞,谁肯顾我相留连。
兴阑束带索马去,却锁尘匣包青毡。
宣州紫沙合,圆若截郫筒。
偶得今十载,走宦南北东。
持之圣俞家,乞药戒羸僮。
圣俞见之喜,遽以手磨砻。
谓此吾家物,问谁持赠公。
因嗟与君交,事事无不同。
忆昔初识面,青衫游洛中。
高标不可揖,杳若云间鸿。
不独体轻健,目明仍耳聪。
尔来三十年,多难百忧攻。
君晚得奇药,灵根斸离宫。
其状若狗蹄,其香比芎藭。
爱君方食贫,面色悦以丰。
不惮乞馀剂,庶几助衰癃。
平时一笑欢,饮酒各争雄。
向老百病出,区区论药功。
衰盛物常理,循环势无穷。
寄语少年儿,慎勿笑两翁。
鱼钥侵晨放九门,天街一骑走红尘。
桐华应候催佳节,榆火推恩忝侍臣。
多病正愁饧粥冷,清香但爱蜡烟新。
自怜惯识金莲烛,翰苑曾经七见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