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芳长恨见花迟,岂意看花独后期。
试藉落英聊共醉,为怜残萼更攀枝。
清香肯以无人减,幽艳惟应有蝶知。
开谢两堪成怅望,伤春不到柳丝时。
寻芳长恨见花迟,岂意看花独后期。
试藉落英聊共醉,为怜残萼更攀枝。
清香肯以无人减,幽艳惟应有蝶知。
开谢两堪成怅望,伤春不到柳丝时。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所作,题为《与谢三学士唱和八首·陪饮上林院后亭见樱桃花悉已披谢因成七言四韵》。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春光稍纵即逝的感慨,以及对樱桃花凋零的惋惜。
首句“寻芳长恨见花迟”,诗人感叹在寻找春色的过程中,总是遗憾地发现花开得太晚。次句“岂意看花独后期”,出乎意料的是,他竟然错过了赏花的最佳时机,独自面对已经凋零的花朵。第三句“试藉落英聊共醉”,诗人借着落花,试图借酒浇愁,与之共醉,以排遣心中的失落。
“为怜残萼更攀枝”一句,诗人对残存的花蕾仍抱有怜爱之情,忍不住去攀折,仿佛想留住那一抹春色。接下来,“清香肯以无人减,幽艳惟应有蝶知”,赞美了樱桃花即使无人欣赏,其香气依旧清雅,只有蝴蝶能感知其幽深的美丽。
最后两句“开谢两堪成怅望,伤春不到柳丝时”,诗人对花开花谢的自然规律感到无奈,感叹春天的美好时光即将过去,而自己却未能及时欣赏到柳絮纷飞的景象,流露出淡淡的伤春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对樱桃花凋零的观察和感受,表达了对春光易逝、美好难留的深深惋惜,以及对自然季节流转的感慨。
孤峰碧峭,长云中瑶草。
群鹿**怪希有。
想嵩阳少室,曾伴松乔,知踏遍、白石苍苔多少。
逸人尘外趣,医凤骖鸾,梦上瀛洲历蓬岛。
蓦见此山中、便对烟霞,喜共约、长为侪友。
为借问、仙翁在何方,愿同往从之,遍窥岩岫。
南浦归帆暮。
喜重看、螺江烟柳,鹤汀云树。
画栋朱帘歌舞地,风景已非前度。
只浩荡、江涛如故。
相望飞楼鹏翅展,羡雄城、防卫多貔虎。
又喜免,乱离苦。
旧时犹记登临处。
共诗朋、赋友同欢,咏今怀古。
两鬓星星今老矣,却似荼蘼孤注。
叹桃李、不知春去。
独有洪崖青不改,似于人、恋恋能相顾。
招我隐,有佳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