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课儿联·其四一三》
《课儿联·其四一三》全文
清 / 梁鼎芬   形式: 对联

前踪峡山寺;远泪白云台。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峡山寺与白云台之间的情景,通过“前踪”和“远泪”两个词组,营造出一种深邃而略带哀愁的氛围。

“前踪峡山寺”,“前踪”二字暗示了诗人曾经来过此地,留下了足迹,而“峡山寺”则点明了地点,让人仿佛能想象到那座位于峡谷之中的古寺,环境幽静,历史悠长。这一句通过“前踪”与“峡山寺”的结合,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经历的回忆,也隐含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历史文化的感慨。

“远泪白云台”,“远泪”二字富有画面感,仿佛是诗人遥望远方时,心中涌起的复杂情感,如同泪水一般难以抑制。而“白云台”则是一个充满诗意的意象,它既象征着高远的天空,又寓意着纯洁与超脱。这一句通过“远泪”与“白云台”的组合,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景色的向往,以及内心深处的某种情感波动,可能是对生活的感慨,也可能是对未来的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通过“前踪”与“远泪”这两个核心意象,传达了诗人对过去与未来的思考,以及对自然与人文景观的深刻感受。

作者介绍

梁鼎芬
朝代:清

梁鼎芬(1859—1919),晚清学者、藏书家,广东番禺人。字星海,一字心海,又字伯烈,号节庵,别号不回山民、孤庵、病翁、浪游词客、葵霜、藏山、藏叟等;室名有耻堂、葵霜阁、栖凤楼、抗愤堂等。光绪六年进士,授编修。历任知府、按察使、布政使,曾因弹劾李鸿章,名震朝野。后应张之洞聘,主讲广东广雅书院和江苏钟山书院,为《昌言报》主笔。辛亥革命前有反帝主战思想。后任溥仪的毓庆宫行走。
猜你喜欢

将离蓝田同王辟太博饮于王氏亭联成二韵

白鹿原东浐水西,杨花漠漠草萋萋。

那堪对此还醒别,况是醍醐鸟正啼。

(0)

谒子真祠·其二

梅山梅市梅家墺,总得嘉名为子真。

张禹孔光俱已矣,岂无遗迹但埃尘。

(0)

送李兄谒扬州帅

天生忠定公,为宋作柱石。

扶日起东南,擎天补西北。

戎和不肯受,国蹙欲日辟。

坐收两河心,可制百年狄。

谁能七十日,有此功赫奕。

汪黄信血指,老桧甘愧色。

云胡张赵间,不使虎而翼。

循环起丁未,运至丁未极。

成书遗后代,曰此寄庵力。

思皇陈了翁,直谏少与匹。

大科得闻孙,不救元符阨。

谠议竟莫伸,嗟哉有何益。

令人读遗事,一饭三叹息。

某昔守樵川,尊俎折群贼。

乌洲聚名胜,花阴满光泽。

通鉴揭纲目,国录为刊刻。

嗟嗟斯文丧,吾道有馀脉。

感伤念理乱,同事异今昔。

新从姑苏归,疾病久成癖。

齐云标杰阁,鹊桥记归宅。

伟哉子章子,为我得佳客。

母是了翁孙,身为寄庵适。

相求不相值,访我茅山侧。

父昔仕九江,横金悲易箦。

藁葬官路旁,过者为心恻。

指囷与倒廪,纵性何所得。

顾予把钓竿,欲子将焉获。

世岂无忠宣,顾此舟中麦。

(0)

寄昭武诸友

荆州得士一人半,信矣苻坚取太多。

汗马已先驰峻坂,冥鸿犹有避云罗。

本心皎日千年在,外物青天一鸟过。

别后令名俱日起,倦予晞发向山阿。

(0)

木犀答二吴书·其一

过尽人间百草芳,尚留寒菊对风光。

月华已下中天白,香树初摇满院凉。

金粟远看千尺影,犀皮近种百年香。

圣朝二桂真双玉,王谢犹当著紫囊。

(0)

赠肖岩·其一

曾因肖象下箕星,梦寐犹应右武丁。

顾我本非钟鼎相,不应端笏侍天庭。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