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沁园十二咏·其四七贤台》
《沁园十二咏·其四七贤台》全文
金 / 李俊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放迹山阳志尚同,至今林下仰高风。

欲将人物图中看,恐遇生前李卫公。

(0)
鉴赏

这首诗《沁园十二咏(其四)七贤台》由金末元初的诗人李俊民所作,通过对“七贤台”的描绘与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古代贤士的景仰之情以及对自身放逸生活的向往。

首句“放迹山阳志尚同”,开篇即点明了诗人的生活态度和志趣所在——如同隐居于山阳的贤士一般,追求自由自在、远离尘嚣的生活方式。这里的“放迹”二字,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也暗示了他对于世俗束缚的不屑一顾。

次句“至今林下仰高风”,进一步深化了对古代贤士的敬仰之情。诗人站在林下的位置,仰望着历史长河中那些贤士们的高尚风范,表达了对他们的无限敬意和追慕。这里的“高风”不仅指贤士们在道德、学问上的卓越成就,更象征着他们超凡脱俗的人格魅力。

后两句“欲将人物图中看,恐遇生前李卫公”,则以一种幽默而略带自嘲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生活状态的反思。他想象着在一幅人物图中审视自己与古代贤士的位置关系,但又担心自己可能与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李卫公(李泌)相提并论,这既是对自身身份的戏谑,也是对历史地位的一种自我定位。通过这样的对比,诗人既展现了对古代贤士的崇敬,也流露出对自己生活选择的满足与自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古代贤士的景仰、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个人身份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李俊民

李俊民
朝代:金   籍贯:自号鹤鸣老

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猜你喜欢

即事

环堵萧然隔世尘,日长惟有简编亲。

青衿髦士时能访,出处谆谆话古人。

(0)

梦严亲

江山久离居,薄养那得及。

髣髴何处庭,承颜梦中立。

天性良固有,深爱成长泣。

涕泪泫莫收,晓起衾犹湿。

(0)

胡十见访客馆值予暂出承候迎村外遂相与叙旧同宿得诗六首·其六

交期相惠好,青灯共斯阁。

话言杂今昔,心事兼悲乐。

(0)

胡十见访客馆值予暂出承候迎村外遂相与叙旧同宿得诗六首·其四

忆子有立年,曾与论耿介。

吾今越斯境,事业怜安在。

(0)

胡十见访客馆值予暂出承候迎村外遂相与叙旧同宿得诗六首·其二

梅花残腊时,访予五峰上。

讵知萍梗踪,春光此同赏。

(0)

录诗稿

晴日鸟相唤,轻风花乱飞。

红尘休入户,次第正抄诗。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