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卧一茆屋,给事两胡奴。
日吃脱粟饭,时乘下泽车。
人生但如此,其实足自娱。
过此诚更乐,不及复何如。
偃卧一茆屋,给事两胡奴。
日吃脱粟饭,时乘下泽车。
人生但如此,其实足自娱。
过此诚更乐,不及复何如。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驹所作的《赠俞清老》。诗中描绘了一位隐居者的生活状态,通过简朴而真实的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对淡泊名利、享受自然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首句“偃卧一茆屋”,描绘了主人公隐居在茅草屋中的悠闲生活状态,暗示其远离尘嚣,寻求心灵宁静。接着,“给事两胡奴”一句,以幽默的笔触,描述了主人公与两个胡人仆人的互动,虽为仆人,却也体现了主人生活的自在与随性。
“日吃脱粟饭,时乘下泽车”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主人公日常生活的简朴与自然。脱粟饭,即糙米饭,象征着生活的朴素;下泽车,指低矮简陋的车辆,同样体现了生活的简朴与不求奢华。这两句不仅展现了主人公的生活方式,也暗含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推崇和对物质欲望的淡然态度。
“人生但如此,其实足自娱”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生活的满足与快乐。他认为,只要生活简单、自然,就能从中找到乐趣,无需追求外在的繁华与荣耀。
最后,“过此诚更乐,不及复何如”两句,诗人以假设的方式,表达了对当前生活的肯定与对未来可能改变的担忧。他似乎在说,如果生活能一直保持这种简单、快乐的状态,那将是多么美好;但如果未来的生活变得不如现在,那将如何是好?这反映了诗人对现状的珍惜与对未来变化的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生活的满足与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