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久不闻人语喧,风枝吹动宿禽翻。
几家负却三更月,未到钟声已闭门。
坐久不闻人语喧,风枝吹动宿禽翻。
几家负却三更月,未到钟声已闭门。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月夜独坐时的静谧与孤寂。首句"坐久不闻人语喧",写出了环境的清幽,长时间没有听到人的交谈声,只有自然的声音环绕。"风枝吹动宿禽翻"进一步渲染了寂静,微风吹过树枝,惊动了栖息的鸟儿,它们短暂地翻飞,打破了静寂,却又更显宁静。
后两句"几家负却三更月,未到钟声已闭门"则通过想象和细节描绘,展现了夜深人静的村庄景象。诗人想象那些人家在月光下可能还在劳作或思考,但到了三更时分,已经悄然归家,未待听到寺庙的钟声,便已关门入室。这不仅体现了乡村生活的规律,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家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月夜的静谧,通过对比人声的消失和家家户户的关门,表达了诗人独自一人时的沉思与情感。连文凤作为宋代诗人,其作品常常流露出淡泊和孤寂的情感,这首《月夜独坐》正是这种风格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