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竺驻祥轮,三摩合证;东山留净业,二谛俱融。
- 鉴赏
此联描绘了佛教修行的境界与天宁寺的庄严氛围。上联“西竺驻祥轮,三摩合证”中,“西竺”指的是古印度,佛教发源地。“祥轮”象征着佛法的传播与教义的弘扬。“三摩”即三昧,是佛教术语,指心神专注、冥想入定的状态。整句意为在佛教的发源地,佛法的教义得到了深入的实践与证悟。
下联“东山留净业,二谛俱融”则进一步阐述了修行的成果与境界。“东山”可能是指中国的佛教圣地,如五台山等,暗示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净业”指的是清净的修行行为和内心状态,是佛教修行的重要目标。“二谛”指的是佛教中的“苦集灭道”与“空有”两个真理体系,代表了对世间现象本质的深刻理解。“俱融”意味着这两种真理体系在修行者的内心达到了和谐统一,体现了高深的智慧与境界。
整体而言,这副联语不仅展现了佛教修行的精髓,也寓意着天宁寺作为佛教圣地,承载着深厚的文化与精神价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题明白庵
鼻端有馀地,世议嗟迫窄。
君看阎夫子,广莫以为宅。
去宦游人间,面有无求色。
酒阑爱松风,醉眼眩红碧。
俊爽类王济,端复有马癖。
何当食万钱,四海蒙惠泽。
湘潭紫翠间,松下偶相逆。
袖中出新诗,苦语凉肺膈。
夜半来床前,且以慰穷厄。
岂真谪仙人,何其似太白。
高安会谅师出诸公所惠诗求予为赋用祖原韵
黄尘踏遍江南岸,矫首无言对河汉。
故山有屋埋深云,一夜归心掣不断。
山舟日夜去无休,挽绳欲系惭无由。
纷纷世态真一梦,顾我所为如直钩。
绿锦江头识谅禅,倾坐高谈象帝先。
疑君即是僧太白,不然无乃真弥天。
仙风袭人欲轻举,天容道气出眉宇。
拥坐衣裳堕不收,山水怀云轻百补。
我今老倦亦慵参,去死正如三眠蚕。
相看一笑有佳约,他日同归五老庵。
人生真若屈伸肘,萍浮梗泛因邂逅。
料君有胆大于身,未应搜索因诗瘦。
閒亭夏木初垂阴,相逢还得同携手。
未见千首万丈光,先看七步才八斗。
题洪川驿
倦游征人鬓欲丝,膏车秣马东南驰。
出门四顾迷路岐,闭户却坐愁支颐。
鱼生釜灶鼠巢枝,夏畦千里成陂池。
吾皇致治方无为,淫雨破块天何知。
劝君饮酒君勿疑,行使止尼良由时。
未逃形数皆有涯,此独未信无穷期。
- 诗词赏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