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沿红粉湿罗巾,争奈君恩别处新。
惆怅近来消瘦尽,隔帘教唤妇医人。
泪沿红粉湿罗巾,争奈君恩别处新。
惆怅近来消瘦尽,隔帘教唤妇医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面对君王移情别恋的情境下,内心的痛苦与无奈。通过“泪沿红粉湿罗巾”这一句,生动地展现了女子因情感失落而泪水涟涟,浸湿了她身上的罗巾,形象地表达了她的悲伤与哀愁。接着,“争奈君恩别处新”一句,直接点明了君王对她的感情已经转移,另有所爱,这种无法改变的事实让女子感到无力和绝望。
“惆怅近来消瘦尽”进一步深化了女子的情感状态,她因为思念、痛苦和失望,身体日渐消瘦,这不仅是外在形象的变化,更是内心情感极度压抑的体现。最后,“隔帘教唤妇医人”一句,暗示了女子可能因为身体不适或情绪问题,需要寻求帮助,但即便如此,也无法改变她所面临的困境和孤独。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画面感,展现了古代女性在情感纠葛中的无助与挣扎,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女性地位的局限性和情感的脆弱性。
我本耕田夫,老矣纡郡章。
头童齿欲豁,顾视俱茫茫。
胸中了无有,宁敢高颉颃。
牧民如牧羊,惟恐隳官常。
秋田失一饱,我食不下吭。
宁知事大缪,以肉齿步光。
每遭官长骂,刚肠怒生芒。
归来几何时,有过墙下桑。
西风一叶脱,野草忽已黄。
君行不可挽,吾意不可忘。
霜洗梅花春满握,夜寒吹老城头角。
琐窗砚作离骚香,吐句不教花莫落。
裁量要是修月手,我欲追随惭笔阁。
平生万事不挂口,爱诗苦未厌溪壑。
有人肯筑风骚坛,敢不束甲三距跃。
当时只料孤凤凰,不与鸡群同抱啄。
拔旗赵壁决此胜,金鼓俄惊自天落。
一嗔纵得马辟易,已觉楚歌声四薄。
夜光明月以暗投,心甚爱之颜有怍。
公诗端似大国晋,玉帛诸侯赖联络。
倘令吴楚主夏盟,获麟正恐春秋作。
歙州虽小水如练,沤鸟亦知文字乐。
此盟定自不可寒,把住梅花更商确。
夜窗或许时过从,莫问圣清与贤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