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赵漕二首·其二》
《挽赵漕二首·其二》全文
宋 / 杜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敛衽从童丱,巢枝幸里闾。

尘踪谁抆拭,馀论借吹嘘。

得意鸣珂地,惊嗟素锦车。

直言公不死,兰玉秀阶除。

(0)
翻译
恭敬地跟随年幼的孩子们,栖息在家乡的树枝上。
谁来擦拭我身上的尘埃,只有闲谈中寄托希望。
在得意之地,听见马饰的响声,看见华丽的白车让我惊叹。
公开宣称公正永存,如同兰花和美玉装饰着台阶。
注释
敛衽:恭敬的样子。
童丱:指幼童。
巢枝:像鸟儿筑巢一样。
里闾:家乡邻里。
抆拭:擦拭。
馀论:闲谈,议论。
吹嘘:这里指寄托希望。
鸣珂:马饰的响声,代指显贵出行。
素锦车:华丽的白色车辆。
直言:公开宣称。
不死:象征公正永存。
兰玉:比喻公正美好的品质。
阶除:台阶。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杜范的作品,名为《挽赵漕二首(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故人的深切怀念和哀悼之情。

“敛衽从童丱,巢枝幸里闾。”开篇即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故人生前的平凡生活,以及他曾经在村落间小心翼翼地经营自己的一隅。这里,“敛衽”指的是整理衣衫,“从童丱”则是说随着年幼时光的流逝,而“巢枝幸里闾”则是比喻故人在尘世间寻找一处安身立命之所,表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深切同情。

“尘踪谁抆拭,馀论借吹嘘。”接下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故人已逝的哀悼。这里,“尘踪”指的是生活中留下的痕迹,而“谁抆拭”则是说这些痕迹如今无人问津;“馀论”是剩余的话语,即故人的遗言或生前的谈话,而“借吹嘘”则是在风中回响,强调了故人已去的空寂感。

“得意鸣珂地,惊嗟素锦车。”诗中的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升华至高境界的情形。这里,“得意”是指达到心中所愿,“鸣珂地”则是比喻故人灵魂的安息之地;“惊嗟”表示对故人的离去感到震惊和不舍,而“素锦车”则是古代皇帝或高官出行时使用的华丽车辆,借此来形容故人生前的尊贵。

“直言公不死,兰玉秀阶除。”诗歌以一种超越现实的表达方式结束。这里,“直言公不死”是说故人虽然身体消逝,但精神和影响依然存在;“兰玉秀阶除”则是形容故人的住宅或墓地被清洁保养,兰玉象征着高洁和美好,而“秀阶除”则是指阶前清洁无尘。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故人生前的平凡生活的回忆,对其离去的哀悼,以及对其精神不朽的颂扬,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作者介绍

杜范
朝代:宋

猜你喜欢

十喻诗五首·其二如炎诗

乱念瞩长原,例见望遥?。逶迤似江汉,泛滥若沧溟。

金波扬素沫,银浪翻绿萍。

远思如可取,近至了无形。

热缘热惚逼,渴爱渴心生。

(0)

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诗十首·其十

披林求木实,拂雪就园蔬。

浊醪非鹤髓,兰肴异蟹蛆。

野情风月旷,山心人事疏。

徒知守瓴甓,空欲报璠玙。

(0)

咏画屏风诗二十五首·其十五

河流值浅岸,敛辔暂经过。

弓衣湿溅水,马足乱横波。

半城斜出树,长林直枕河。

今朝游侠客,不畏风尘多。

(0)

和淮南公听琴闻弦断诗

嗣宗看月夜,中散对行云。

一弦虽独韵,犹足动文君。

(0)

周祀五帝歌十二首·其十配帝舞

金行秋令,白帝朱宣。司正五雉,歌庸九川。

执文之德,对越彼天。介以福祉,君子万年。

(0)

携手曲

舍辔下雕辂,更衣奉玉床。

斜簪映秋水,开镜比春妆。

所畏红颜促,君恩不可长。

鵁冠且容裔,岂吝桂枝亡。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