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折山花献阿魔,茫茫仙意果如何。
千年旧迹今芜没,惟有长松挂茑萝。
曾折山花献阿魔,茫茫仙意果如何。
千年旧迹今芜没,惟有长松挂茑萝。
这首诗描绘了玉女峰的自然景观与历史变迁,洋溢着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和自然美的融合。
“曾折山花献阿魔”,开篇以“折花”这一动作,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带有浪漫色彩的氛围。这里的“阿魔”并非鬼怪之意,而是泛指山神或自然之灵,通过“折花献”这一行为,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望。
“茫茫仙意果如何”,紧接着,诗人提出了一个疑问,即这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仙意”究竟意味着什么?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背后深层意义的思考,也流露出一种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
“千年旧迹今芜没”,时间的流逝使得历史的痕迹逐渐消失,这句诗反映了自然景观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变迁,同时也暗含了对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影响的反思。
“惟有长松挂茑萝”,在这样的背景下,唯有古老的松树与藤萝相依为伴,成为自然界中永恒不变的象征。这不仅是对自然生命力顽强的赞美,也是对时间流逝中不变之美的颂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玉女峰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时间以及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充满了哲理意味和审美情趣。
我赠王氏子,作此谨所之。
之子何所喜,喜有近道资。
妙龄正弱冠,立志已不卑。
与之语则解,知弗流俗随。
今闻欲有行,问之如何其。
曰取天下友,曰求天下师。
斯言美则美,乃大人之为。
在子则太早,恐非其所宜。
去圣嗟已远,名家好相持。
师者每异户,友焉亦多岐。
志稚未坚定,焉保无转移。
识嫩未的确,那知真是非。
同人遽于野,懔乎其亦危。
既慕圣贤学,须循圣贤规。
圣功有次序,躐进徒尔疲。
非益欲速成,孔深阙童讥。
登高必自下,子思端不欺。
道尔求诸远,孟轲尤所嗤。
小学极纤悉,无非固骸肌。
洒扫进退间,三千其威仪。
子曾与周旋,有亏已无亏。
大学入德门,纲条备无遗。
开端在格物,大当致吾知。
子曾与讲贯,有疑已无疑。
语孟两部书,坦坦无峣崎。
尽是平实语,中蕴至宝辉。
子曾得其趣,抑尔猎其皮。
入道贵有主,何须事支离。
进德贵著实,何容慕新奇。
后生所可畏,不在华藻摛。
亦非记览博,亦匪谈辨飞。
勇往识其正,路头不参差。
终始一敬入,绝无傲岸私。
驱车万里道,最谨发轫时。
豪釐稍有差,千里谬莫追。
志学错所学,从心竟相违。
知止失所止,能得之者希。
康庄大通衢,无用径捷窥。
章韶大雅音,不必转调吹。
美璞要成器,切戒浪琢锤。
良苗善保养,粢盛方可期。
惜兹少壮力,正宜自鞭治。
一一务下学,俛焉日孜孜。
圣门缜密功,不容漏毫丝。
真积中欠缺,虚劳外奔驰。
杂乎其胸臆,决堕狂与痴。
不为子行喜,抑为子行悲。
子既扣我门,吾何吝子医。
不觉写肝肺,有此谆谆词。
此理无强聒,姑以诚吾思。
于乎王氏子,念我谨所之。
《谨所之赠王氏子》【宋·陈淳】我赠王氏子,作此谨所之。之子何所喜,喜有近道资。妙龄正弱冠,立志已不卑。与之语则解,知弗流俗随。今闻欲有行,问之如何其。曰取天下友,曰求天下师。斯言美则美,乃大人之为。在子则太早,恐非其所宜。去圣嗟已远,名家好相持。师者每异户,友焉亦多岐。志稚未坚定,焉保无转移。识嫩未的确,那知真是非。同人遽于野,懔乎其亦危。既慕圣贤学,须循圣贤规。圣功有次序,躐进徒尔疲。非益欲速成,孔深阙童讥。登高必自下,子思端不欺。道尔求诸远,孟轲尤所嗤。小学极纤悉,无非固骸肌。洒扫进退间,三千其威仪。子曾与周旋,有亏已无亏。大学入德门,纲条备无遗。开端在格物,大当致吾知。子曾与讲贯,有疑已无疑。语孟两部书,坦坦无峣崎。尽是平实语,中蕴至宝辉。子曾得其趣,抑尔猎其皮。入道贵有主,何须事支离。进德贵著实,何容慕新奇。后生所可畏,不在华藻摛。亦非记览博,亦匪谈辨飞。勇往识其正,路头不参差。终始一敬入,绝无傲岸私。驱车万里道,最谨发轫时。豪釐稍有差,千里谬莫追。志学错所学,从心竟相违。知止失所止,能得之者希。康庄大通衢,无用径捷窥。章韶大雅音,不必转调吹。美璞要成器,切戒浪琢锤。良苗善保养,粢盛方可期。惜兹少壮力,正宜自鞭治。一一务下学,俛焉日孜孜。圣门缜密功,不容漏毫丝。真积中欠缺,虚劳外奔驰。杂乎其胸臆,决堕狂与痴。不为子行喜,抑为子行悲。子既扣我门,吾何吝子医。不觉写肝肺,有此谆谆词。此理无强聒,姑以诚吾思。于乎王氏子,念我谨所之。
https://shici.929r.com/shici/RMR7CJQZK.html
吴兴山水邦,杳蔼云气萃。
冈峦抱萦回,溪流泻清驶。
逍遥烟中客,缥渺云际寺。
振锡赴幽寻,揽袂接遐契。
是时秋正中,旷朗天宇霁。
明月射神珠,光彩难自閟。
渔歌和遗音,茶经诧幽事。
欲从烟屩游,苦为尘鞅系。
缅怀金坡英,归来云壑媚。
采采白蘋花,因风为遥寄。
璧月无纤翳,冰壶不受尘。
西京子云裔,有官居士身。
今代庞德公,淑质秉大雅。
生事一丘壑,龙凤拜床下。
绪馀辨官业,膏馥付尔曹。
诗声华岳重,士论锡山高。
京尘逆旅中,初喜识芝宇。
鄙语愧呈拙,有底极推许。
漂流当定居,久计浙西东。
他年结诗社,未嫌后从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