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台城》
《台城》全文
明 / 梁以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勒马台城一望遥,听人传说是梁朝。

柳丝旧拥灵和殿,烟气犹通白下桥。

万里江山终割裂,此时风雨正漂摇。

无端笠佛思龙象,岂有谈空破敌骄。

(0)
鉴赏

这首《台城》由明代诗人梁以壮所作,通过对历史遗迹台城的描绘,表达了对往昔繁华与沧桑变迁的感慨。

首联“勒马台城一望遥,听人传说是梁朝”,开篇即以“勒马”这一动态形象,展现诗人站在台城远眺的情景,同时通过“听人传说”引出对梁朝往事的追忆。这里不仅描绘了空间的距离感,也暗示了时间的跨度,将读者带入一个遥远的历史场景中。

颔联“柳丝旧拥灵和殿,烟气犹通白下桥”,进一步展开画面,柳丝轻拂,仿佛仍环绕着昔日的灵和殿,而那淡淡的烟气似乎还连通着白下桥,勾勒出一幅静谧而又略带哀愁的景象。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诗人巧妙地将历史的痕迹融入其中,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时间的流逝。

颈联“万里江山终割裂,此时风雨正漂摇”,笔锋一转,从具体的景物描写转向对历史事件的概括。这里运用了“万里江山”的宏大意象,以及“割裂”、“漂摇”等词语,生动地描绘了历史变迁中的动荡与不安,同时也暗含了对当时社会局势的隐喻。

尾联“无端笠佛思龙象,岂有谈空破敌骄”,最后两句则以哲理性的思考收束全诗。诗人借“笠佛”(可能指佛教中的某种象征)与“龙象”(佛教中常用来形容大乘菩萨的化身),表达了对世间纷扰与佛教智慧的深沉思考。同时,“谈空”与“破敌骄”形成对比,既体现了对佛教思想的探讨,也暗示了对现实斗争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整体而言,《台城》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自然美景以及人生哲理的独特感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深度的佳作。

作者介绍

梁以壮
朝代:明

梁以壮(一六○七─?),字又深,号芙汀居士。番禺人。以壮祖在明朝历有宦声,夙有家学。以壮年十一负文字之名,弱冠即有著述,后曾出岭游历。著有全集二十六卷,《兰扃前集》为其另行编选。
猜你喜欢

代人寄远 六言二首

河桥酒旆风软,候馆梅花雪娇。
宛陵楼上瞪目,我郎何处情饶?
绣领任垂蓬髻,丁香闲结春梢。
剩肯新年归否?
江南绿草迢迢。

(0)

望少华三首

身随白日看将老,心与青云自有期。
今对晴峰无十里,世缘多累暗生悲。
文字波中去不还,物情初与是非闲。
时名竟是无端事,羞对灵山道爱山。
眼看云鹤不相随,何况尘中事作为。
好伴羽人深洞去,月前秋听玉参差。

(0)

怀吴中冯秀才 [一作张祜诗,题作《枫桥》

长洲苑外草萧萧,却算游城岁月遥。
唯有别时今不忘,暮烟疏雨过枫桥。

(0)

过鲍溶宅有感

寥落故人宅,今来身已亡。
古苔封墨沼,深竹映书堂。
秋色池馆静,雨声云水凉。
无因展交道,日暮剖心肠。

(0)

行经庐山东林寺

离魂断续楚江壖,叶坠初红十月天。
紫陌事多难暂息,青山长在好闲眠。
方趋上国期干禄,未得空堂学坐禅。
他岁若教如范蠡,也应须入五湖烟。

(0)

梁秀才以早春旅次大梁将归郊扉言怀兼别示亦

玉塞功犹阻,金门事已陈。
世途皆扰扰,乡党尽循循。
客道难投足,家声易发身。
松篁标节晚,兰蕙吐词春。
处困羞摇尾,怀忠壮犯鳞。
宅临三楚水,衣带二京尘。
敛迹愁山鬼,遗形慕谷神。
采芝先避贵,栽橘早防贫。
弦泛桐材响,杯澄糯醁醇。
但寻陶令集,休献楚王珍。
林密闻风远,池平见月匀。
藤龛红婀娜,苔磴绿嶙峋。
雪树交梁苑,冰河涨孟津。
面邀文作友,心许德为邻。
旅馆将分被,婴儿共洒巾。
渭阳连汉曲,京口接漳滨。
通塞时应定,荣枯理会均。
儒流当自勉,妻族更谁亲?
照瞩三光政,生成四气仁。
磻溪有心者,垂白肯湮沦。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曾巩 刘弇 岑参 秦观 吴潜 许浑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