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祠古柏首阳阿,再拜仁贤感慨多。
楼设一堂还俨雅,草封双冢正嵯峨。
心存兄弟难能节,力挽君臣欲逝波。
世上争名争利者,高风奈此二公何。
荒祠古柏首阳阿,再拜仁贤感慨多。
楼设一堂还俨雅,草封双冢正嵯峨。
心存兄弟难能节,力挽君臣欲逝波。
世上争名争利者,高风奈此二公何。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薛瑄所作的《谒伯夷叔齐庙》,通过描绘对伯夷叔齐庙的瞻仰,表达了对这两位古代仁贤的敬仰与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展现了对兄弟情谊、君臣之道以及高尚人格的深刻思考。
首句“荒祠古柏首阳阿”,描绘了庙宇所在之地的环境,荒凉的祠堂旁长满了古老的柏树,位于首阳山之侧,营造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接下来,“再拜仁贤感慨多”直接点明了诗人对伯夷叔齐两位仁贤的敬仰之情,以及由此引发的深沉感慨。
“楼设一堂还俨雅,草封双冢正嵯峨”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庙宇的庄严与墓地的巍峨。庙宇虽简朴,但依然保持着庄重的气派;而两位仁贤的墓冢被茂盛的青草覆盖,显得格外高大,象征着他们高尚品德的不朽。
“心存兄弟难能节,力挽君臣欲逝波”则深入探讨了伯夷叔齐的道德抉择。他们坚守兄弟间的道义,拒绝接受周天子的封赏,体现了对原则的坚持;同时,他们试图阻止周武王伐纣的行为,展现了对君臣关系的理解与道德的追求。
最后,“世上争名争利者,高风奈此二公何”表达了诗人对当今世态的反思,以及对伯夷叔齐高尚人格的赞美。在追求名利的社会风气中,伯夷叔齐的高风亮节显得尤为珍贵,提醒人们应以他们的行为为镜,追求更纯粹的人生价值。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不仅展现了对古代仁贤的崇敬之情,也引发了对当代社会道德风尚的反思,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吾门何所喜,子衿青青多。
豹常志古道,佩服卿与轲。
平淑号能赋,其气典以和。
枢从吾日久,道德能切磋。
泽也齿最少,已有亭亭柯。
彰颇通典籍,所立不幺么。
淳乎性源浊,今亦为清波。
就初学诵诗,日记十板过。
材虽有高下,异日俱甲科。
会汝少俊异,美若玉山禾。
看汝辞林中,枝条渐婆娑。
合亦稍纯茂,知不随身矬。
其流虽涓涓,可道为江沱。
视汝器磊磊,淳沆皆蚌螺。
我有堇山锡,欲铸子太阿。
诚能来就学,颖利加铦磨。
翘翘数子间,可与肩相摩。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
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国重天之报,神歆德所存。
孝须三后配,礼莫一郊尊。
翠羽来千仗,鸣铙下九阍。
服维周冕盛,乐自舜韶温。
未酌群灵降,先祠万玉奔。
黄流凝夕祼,紫焰亘霄燔。
星拱低宸幄,云回护帝辕。
祥辉新日月,佳气浃乾坤。
绍古归鸿铄,含生濯至恩。
钦惟斋格至,仰福在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