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出进贤门,南向望东乡。
清川激崇岑,弥野何茫茫。
白骨皓四隅,群鸟噪枯桑。
阖门已杀戮,鸱鸮复来翔。
日昃时易冥,漏网顿天纲。
思此愁我心,还车眺河梁。
玄鹤靳高鸣,于世常激昂。
一逝声影灭,谁哉见孤颃。
晨出进贤门,南向望东乡。
清川激崇岑,弥野何茫茫。
白骨皓四隅,群鸟噪枯桑。
阖门已杀戮,鸱鸮复来翔。
日昃时易冥,漏网顿天纲。
思此愁我心,还车眺河梁。
玄鹤靳高鸣,于世常激昂。
一逝声影灭,谁哉见孤颃。
这首明代诗人李梦阳的《杂诗三十二首(其十)》描绘了一幅早晨出门远望的凄凉景象。诗人从进贤门南望,眼前是清澈河流冲击着崇高的山岭,原野广阔而迷茫。他看到白骨遍野,群鸟在枯桑上哀鸣,暗示了战争的残酷和生灵涂炭。家门之内也遭受了杀戮,连凶猛的鸱鸮都敢飞来。随着时间推移,天色渐暗,漏网之鱼仿佛打破了天道的秩序。
诗人内心充满忧虑,返回时遥望河上的桥梁,感叹世间玄鹤虽有高洁之志,但一旦逝去,其声音和身影也随之消失,只剩下孤寂飞翔的身影。整首诗寓言深刻,表达了对乱世的悲愤与对高尚品德的向往。
绿云垂空寒欲滴,窗外苍龙作人立。
有时鼓鬣风中号,有时垂涎雨中泣。
既如轩辕游洞庭,铿锵仙乐天半鸣。
又如李靖发田舍,滴沥大瓢云外倾。
中有书生负奇志,千金学得扰龙技。
辛勤十载谨护持,坐使骞腾满庭内。
只愁天作雷雨风,斯须变化出九重。
云收雨散敛神功,但见葛陂万丈深潨潨。
乍登太行,莫涉沧海水。
天吴九首马一角,白浪崩山飓风起。
精卫万古长衔冤,无人为汝笺天门。
孝子亦何辜,死挂扶幸垠。
愿衔西山石,朝飞暮飞折两翼。
西山石尽海不极,月黑珠宫閟魂魄。
魂魄不归思可已,乍登太行,莫涉沧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