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高阳台.平山感旧》
《高阳台.平山感旧》全文
清 / 杜文澜   形式: 词  词牌: 高阳台

髡柳稣青,瘢苔褪碧,醉翁仙魄谁招。

瘦了斜阳,隔江山色萧条。

孤城一片霜笳起,问玉人、那处吹箫。

便游踪、不是重来,也怕魂销。

阑干况是当年倚,唤冶红深翠,曾款轻桡。

断梦惺忪,可怜明月今宵。

湖光似恨鸥乡冷,趁东风、卷起春潮。

更禁他、残鴂声声,啼过红桥。

(0)
鉴赏

这首词以“髡柳稣青,瘢苔褪碧”描绘出一幅清新而略带沧桑的初春景色,仿佛醉翁仙人的气息尚在,但已无人能再招致。夕阳的消瘦和江山的萧瑟,增添了孤独与寂寥之感。

“孤城一片霜笳起,问玉人、那处吹箫”描绘了孤城中的凄凉笛声,诗人询问是否还有人能吹奏出昔日的悠扬旋律,暗示着人事已非,旧日欢情不再,令人黯然神伤。

“阑干况是当年倚,唤冶红深翠,曾款轻桡”回忆起往昔在栏杆边的依偎,那时湖水泛着冶艳的红翠,轻舟荡漾,如今只剩空栏,梦境破碎,只剩明月照耀的凄清。

“湖光似恨鸥乡冷,趁东风、卷起春潮”借湖光和春潮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奈,东风虽带来生机,却无法驱散心头的哀愁。最后,“更禁他、残鴂声声,啼过红桥”,残鴂的啼鸣更是勾起了诗人对往昔红桥边的深深思念,使得情感更加悲凉。

整体来看,这首《高阳台·平山感旧》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深情的回忆,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现实变迁的感慨,情感深沉而动人。

作者介绍

杜文澜
朝代:清

(1815—1881)清浙江秀水人,字小舫。入赀为县丞。官至江苏道员、署两淮盐运使。曾赞画镇压太平军,为曾国藩所倚重。有《曼陀罗阁琐记》、《采香词》、《万红友词律校勘记》、《古谣谚》、《平定粤寇记略》、《江南北大营纪事》。
猜你喜欢

九日奉太安人登泳恩楼即事

清朗旷六合,日午静庭柯。

酒气如花浓,慈颜何其和。

丹梯矗霄汉,步屧响纷罗。

文窗四面开,人与楼俱峨。

俯视汀鸥集,仰看云雁过。

是日风雨恬,满城佳气多。

黄华称白发,绮席映微酡。

膝前遍茱萸,谈笑胜笙歌。

虽无八座荣,娱老犹婆娑。

昔年居蓬岛,游泳皆恩波。

今喜依南陔,清风蔼盘阿。

以今追思昔,欢乐当如何。

(0)

示萧汤二童子

幼慧古艳称,惊奇我未见。

士为文翁出,翩翩多秀茜。

中有二雏凤,玉映尤堪羡。

文场初及锋,三艺脱稿便。

余勇夸记诵,任举经与传。

堂前指试题,故实窘群彦。

解围乃小郎,一军惊试院。

更示未见书,长篇但流眄。

循环令反复,一一珠贯线。

太守爱才心,得此益欢忭。

腹笥欲其充,推食有公膳。

体段望其大,量衣有官绢。

谓我忝师席,双双介请见。

我本空空如,执经愧北面。

顾兹磊落英,敢吝刍荛献。

美玉攻他山,精金出百炼。

先开花恐伤,易沽价必贱。

庭前养双梧,培基更除蔓。

不忧干霄难,立根要刚健。

古人非甚愚,读书每千遍。

小学本庸言,毕生艰体验。

羡子不离膝,依依尚孺恋。

所学在晨昏,所亲非笔砚。

世岂无英姿,未几突而弁。

朝旭方东升,光采抑何绚。

计程历尚遥,努力期无倦。

文史足方朔,正字作刘晏。

奇慧奚须夸,德业副余念。

(0)

重过干宅感怀二首寄示同人·其一

生死交情二十年,不堪旧燕话堂前。

青山历历非无地,泉路茫茫欲问天。

四世六棺羁逆旅,千钧一发付哀弦。

亲朋散尽女媭在,凭仗宗支为斡旋。

(0)

周孝子庙联

人皆有父母;神独报恩慈。

(0)

戏台联

风云气少,儿女情多,命世才华空往事;

忠孝劳生,功名减性,悲歌慷慨几知音。

(0)

挽何栻

翰墨中人,诗酒中人,江山花月中人,薄宦岂能羁,从兹摆脱风尘,逸兴豪情,跨鹤占维扬胜迹;

循吏一传,文苑一传,货殖游侠一传,通才无不可,平昔服膺师训,感恩知己,骑鲸为上相先驱。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