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和叔》
《寄和叔》全文
宋 / 李正民   形式: 排律  押[鱼]韵

踪迹飘然寄海隅,往来宁复论亲疏。

风烟冷落渔樵市,钟磬萧条释梵居。

卜筑拟为常侍赋,干时休奉子公书。

泰亨乃见能连茹,剥极安知不得舆。

蹭蹬且同栖枥马,噞喁真类失波鱼。

男儿所患无能尔,穷达终应有命与。

战伐干戈诛猰㺄,急难兄弟困雍渠。

敢忘越石思枭虏,终学陶潜自荷锄。

婢膝奴颜焉敢比,蜡言栀貌亦羞予。

嵇康岂肯为尸祝,杨意何能荐子虚。

流落丹心徒许国,衰迟华发渐盈梳。

勿惊岁晚多怀感,处顺安排乐有馀。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正民的《寄和叔》,通过描绘诗人漂泊的生活状态和内心的复杂情感,展现了其对国家、友情、命运以及个人价值的深刻思考。

首联“踪迹飘然寄海隅,往来宁复论亲疏”点明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四处漂泊,远离家乡,与亲人朋友的关系变得不再重要。颔联“风烟冷落渔樵市,钟磬萧条释梵居”描绘了诗人居住环境的荒凉与寂静,暗示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寂寞。颈联“卜筑拟为常侍赋,干时休奉子公书”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官场生活的怀念与对当前处境的无奈。尾联“泰亨乃见能连茹,剥极安知不得舆”运用了《易经》中的概念,表达了对人生起伏、命运无常的理解。

接下来的诗句“蹭蹬且同栖枥马,噞喁真类失波鱼”以马和鱼的形象比喻自己的困境,进一步强调了生活的艰难与内心的挣扎。诗人接着反思个人的价值,“男儿所患无能尔,穷达终应有命与”,表达了对自身能力的自信与对命运的接受态度。

在对国家与社会的关怀中,诗人提到“战伐干戈诛猰㺄,急难兄弟困雍渠”,表达了对战争与社会不公的忧虑。最后,诗人以“敢忘越石思枭虏,终学陶潜自荷锄”表明自己虽身处逆境,仍不忘国家与民族的大义,同时也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尾联“婢膝奴颜焉敢比,蜡言栀貌亦羞予”表达了诗人对卑躬屈膝行为的鄙视,强调了自己的人格尊严。接着,诗人引用嵇康和杨意的故事,表达了自己不愿成为他人祭品或工具的决心。“流落丹心徒许国,衰迟华发渐盈梳”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与对自己年老体衰的感慨。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也有对国家与社会的责任感,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李正民
朝代:宋

宋扬州人,字方叔。李定孙。徽宗政和二年进士。历官中书舍人。出为两浙、江西、湖南抚谕使,具奏官吏能否,民事冤抑,听陈诉,为申理。以奉使称职,除给事中、吏部侍郎。历江西路提刑,以徽猷阁待制知吉州,奉祠归。有《己酉航海记》、《大隐集》。
猜你喜欢

秦中初霁献给事二首·其一

渭水收暮雨,处处多新泽。

宫苑傍山明,云林带天碧。

君子耸高驾,英声邈今昔。

锵佩出中台,彯缨入仙掖。

夙心幸清鉴,晚志欣良觌。

鸣盗非足徵,愿言同下客。

(0)

山居贻裴十二迪

落叶满山砌,苍烟埋竹扉。

远怀青冥士,书剑常相依。

霜卧眇兹地,琴言纷已违。

衡阳今万里,南雁将何归。

出径惜松引,入舟怜钓矶。

西林有明月,夜久空微微。

(0)

旅怀寄友人

重叠愁肠只自知,苦于吞蘖乱于丝。

一船风雨分襟处,千里烟波回首时。

故国田园经战后,穷荒日月逼秋期。

鸣蝉似会悠扬意,陌上声声怨柳衰。

(0)

忆庐山旧游

前年入庐岳,数宿在灵溪。

残烛松堂掩,孤峰月狖啼。

平生为客老,胜境失云栖。

纵有重游日,烟霞会恐迷。

(0)

出山吟

来书初出白云扃,乍蹑秋风马走轻。

远近留连分岳色,别离呜咽乱泉声。

休将巢许争喧杂,自共伊皋论太平。

昨夜细看云色里,进贤星座甚分明。

(0)

奉送严大夫再领容府二首·其二

日照双旌射火山,笑迎宾从却南还。

风云暗发谈谐外,感会潜生气概间。

蕲竹水翻台榭湿,刺桐花落管弦闲。

无因得靸真珠履,亲从新侯定八蛮。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