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叠愁肠只自知,苦于吞蘖乱于丝。
一船风雨分襟处,千里烟波回首时。
故国田园经战后,穷荒日月逼秋期。
鸣蝉似会悠扬意,陌上声声怨柳衰。
重叠愁肠只自知,苦于吞蘖乱于丝。
一船风雨分襟处,千里烟波回首时。
故国田园经战后,穷荒日月逼秋期。
鸣蝉似会悠扬意,陌上声声怨柳衰。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远离家乡,心中充满忧愁的情感。开篇两句“重叠愁肠只自知,苦于吞蘖乱于丝”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沉重和复杂情感,这些情绪只有自己深刻体会,难以言传。
接下来的两句“我船风雨分襟处,千里烟波回首时”,则是从景物中寻找寄托。诗人在风雨交加的环境中,不禁想起远方的朋友和家乡,每当回望过去,心中的忧愁便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故国田园经战后,穷荒日月逼秋期”这两句描绘了战争后的家乡景象,田园被破坏,时光飞逝,季节更替,秋天即将到来。这里诗人通过对故土的描述,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怀念以及对战乱后家国现状的忧虑。
最后两句“鸣蝉似会悠扬意,陌上声声怨柳衰”则是用蝉鸣的声音来比喻诗人心中的哀愁。蝉鸣声声,似乎在传达着诗人的深长情思,而路边的老柳树,也似乎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和对逝去美好的时光的留恋。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物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寂寞与怀念,是一首情真意切、抒情婉约的作品。
鹏海风波,鹤巢云水,梦残身寄尘寰。
老来穷健,无闷也无欢。
随分饥餐困睡,浑忘了、秋热春寒。
清平世,闲人自在,乘兴访溪山。
渔竿。
要老伴,浮江载酒,舣棹观澜。
倩轻鸥假道,白鹭随轩。
直到垂虹亭上,惊怪我、却做仙官。
中秋月,披襟四顾,不似在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