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树摇窗榻见天,空花换尽我依然。
吟情豁处因闻道,隐趣深来颇入禅。
不以耳听何用洗,且无琴在底须弦。
未知遇得开关否,破费沧江月一船。
水树摇窗榻见天,空花换尽我依然。
吟情豁处因闻道,隐趣深来颇入禅。
不以耳听何用洗,且无琴在底须弦。
未知遇得开关否,破费沧江月一船。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拜访友人赵东野时的场景和心境。首句“水树摇窗榻见天”写出了窗外景色的灵动,仿佛水边树木随风摇曳,透过窗户映入眼帘的是广阔天空,给人一种宁静而开阔的感觉。次句“空花换尽我依然”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淡然态度,即使世间繁华如空花般易逝,他内心依然保持本真。
第三句“吟情豁处因闻道”揭示了诗人通过诗歌领悟人生哲理的过程,当思绪开阔,领悟到道理时,他的心情也随之开朗。第四句“隐趣深来颇入禅”进一步深化了这种禅意,暗示诗人从朋友身上或自然中找到了深远的隐逸之趣,心灵得到了禅定般的宁静。
第五、六句“不以耳听何用洗,且无琴在底须弦”表明诗人并不追求世俗的娱乐,而是通过内心的静听和沉思来洗涤心灵,即使没有琴声相伴,也能自得其乐。最后一句“未知遇得开关否,破费沧江月一船”以幽默的方式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暗示与赵东野的相遇如同乘坐一叶扁舟,在明月照耀下的沧江上,寻找开启新知的钥匙,寓意着这次拜访收获丰富,情感深厚。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景物和诗人的心境变化,展现了诗人对道的追求、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生活的独特感悟,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冷淡庭梅俨玉颜,孤高翠竹耸修鬟。
如何富贵天然质,犹欲寻盟二友间。
芦花朴朴雪连天,枫叶槮槮日满山。
似识游人非俗客。
远峰呈露玉孱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