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将我意问明河,牛女曾无七夕过。
河说经星元不动,人间自是语言多。
试将我意问明河,牛女曾无七夕过。
河说经星元不动,人间自是语言多。
这首诗以“问汉亭”为题,由明代诗人王佐(汝学)所作,通过巧妙的构思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宇宙与人间关系的独特思考。
首句“试将我意问明河”,诗人以一种超脱的姿态,将自己的思绪投向了浩瀚的星空,试图与宇宙对话,寻求心灵的慰藉与启示。这里的“明河”即银河,象征着无限的宇宙空间,也是古人对于天空中一条明亮河流的浪漫想象。
次句“牛女曾无七夕过”,引用了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牛郎织女每年只有一次在七夕相会的机会。诗人在此处提出疑问,似乎在探讨宇宙间是否存在永恒不变的真理,还是像人间一样充满了变化与不确定性。
接着,“河说经星元不动”,诗人借银河之口,表达了一种宇宙间的恒定与不变。这里的“经星”指的是银河中的星星,它们看似静止不动,实则在宇宙的广阔舞台上默默运行,象征着自然界的规律与秩序。
最后,“人间自是语言多”,诗人将视角转回人间,指出尽管宇宙间存在着不变的规律,但人类社会却充满了复杂多变的语言与情感交流。这句话蕴含了对人类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宇宙与人类关系的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问汉亭”的主题,巧妙地融合了神话传说、自然景象与人类社会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宇宙奥秘与人生哲理的探索与感悟。
意气凭凌一当百,关西儒生五陵客。
少年学书复学剑,老大蹉跎双鬓白。
门下诸生半赐麻,闺中小妇犹炊麦。
布衣东来谒天子,春日醉卧长安陌。
陌头花絮夕纷纷,琼阁如天隔紫云。
浩歌翩然却归去,眼底谁是平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