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宜僧,僧学道。道要玄机,日常寻讨。
讨论得、常净常清,清心意最好。好降心,心尘扫。
扫除净,自是通明秘奥。
奥旨在、走玉飞金,金玉结丹宝。
李宜僧,僧学道。道要玄机,日常寻讨。
讨论得、常净常清,清心意最好。好降心,心尘扫。
扫除净,自是通明秘奥。
奥旨在、走玉飞金,金玉结丹宝。
这首元代马钰的《清心镜·赠小李仙》是一首禅宗与道教思想结合的诗。诗人马钰以赠予小李仙的形式,引导他追求内心清净和道法的领悟。诗中“道要玄机,日常寻讨”表达了修行之道需要深入探索和日常实践,强调了内心的修炼。“讨论得、常净常清,清心意最好”进一步指出,通过清晰的思想和心境,可以达到心灵的净化。
“好降心,心尘扫”教导小李仙要放下杂念,扫除心灵的尘埃,这是通往通明境界的关键步骤。“扫除净,自是通明秘奥”意味着只有当内心清净无垢,才能揭示出内在的智慧和神秘奥秘。
最后两句“奥旨在、走玉飞金,金玉结丹宝”,运用象征手法,将修炼过程比喻为金玉相合,形成珍贵的丹药,寓意通过修炼达到身心合一,成就仙道。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哲理,体现了道教对内心修养的重视和对道法追求的执着。
生物不可食,熟已过时败。
生既嫌腥膻,败时仍臭秽。
腥秽君所知,胡为强吞嘬。
水火幻味香,口鼻成灾怪。
如蝇秽中育,还以臭为爱。
及其生子孙,居然臭秽内。
坑圊难久居,虫乎可为戒。
六月六日夜飞电,坐草畏风不敢扇。
我行呼妹炊兰汤,浴弟盆中看婉娈。
长大有才实倍我,学字磨穿青铁砚。
口绝盐醯耻共牢,相随南北常相见。
怜我无依在我傍,寒原幽谷同贫贱。
呜呼三歌兮歌乐饥,鹡鸰鸿雁霜洲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