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雕弓日夜鸣,生擒冒顿馘中行。
男儿不为封侯印,要为中华扫不平。
马上雕弓日夜鸣,生擒冒顿馘中行。
男儿不为封侯印,要为中华扫不平。
这首诗《从军行二首(其二)》由清代诗人李寄所作,通过壮阔的战争场景和深沉的家国情怀,展现了古代将士的英勇与忠诚。
首句“马上雕弓日夜鸣”,描绘了战马背上,射手手持雕弓,箭矢在弦上发出阵阵响声,日夜不息的紧张备战情景。这不仅展示了武器的精良与战士的训练有素,也暗示了战争的紧迫与激烈。
次句“生擒冒顿馘中行”,直接点明了战争的目标与胜利的象征。冒顿是匈奴的首领,中行则是敌军中的重要将领。生擒敌人首领,斩杀敌方高官,是古代战争中获取重大胜利的标志。这一句不仅展现了战场上的英勇事迹,也体现了对敌人的强大打击力。
后两句“男儿不为封侯印,要为中华扫不平”,则揭示了诗人对于战争目的的深刻思考。在诗人看来,真正的英雄并非追求个人的功名利禄,而是为了国家的安宁与和平,为了扫除一切不公与不平。这种超越个人利益的家国情怀,是古代士人精神的光辉体现,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场面的生动描绘和对战争意义的深刻反思,展现了古代将士的英勇与忠诚,以及他们对于国家与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高门有才子,能履古人踪。
白社陶元亮,青云阮仲容。
田园忽归去,车马杳难逢。
废巷临秋水,支颐向暮峰。
行鱼避杨柳,惊鸭触芙蓉。
石窦红泉细,山桥紫菜重。
凤雏终食竹,鹤侣暂巢松。
愿接烟霞赏,羁离计不从。
平生未省梦熊罴,稚女如花坠晓枝。
条蔓纵横输葛藟,子孙蕃育羡螽斯。
方同王衍钟情切,犹念商瞿有庆迟。
负尔五年恩爱泪,眼中惟有涸泉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