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门有才子,能履古人踪。
白社陶元亮,青云阮仲容。
田园忽归去,车马杳难逢。
废巷临秋水,支颐向暮峰。
行鱼避杨柳,惊鸭触芙蓉。
石窦红泉细,山桥紫菜重。
凤雏终食竹,鹤侣暂巢松。
愿接烟霞赏,羁离计不从。
高门有才子,能履古人踪。
白社陶元亮,青云阮仲容。
田园忽归去,车马杳难逢。
废巷临秋水,支颐向暮峰。
行鱼避杨柳,惊鸭触芙蓉。
石窦红泉细,山桥紫菜重。
凤雏终食竹,鹤侣暂巢松。
愿接烟霞赏,羁离计不从。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端的作品,名为《奉和秘书元丞杪秋忆终南旧居》。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深切情感,以及他对于古人踪迹的追寻与怀念。
"高门有才子,能履古人踪。白社陶元亮,青云阮仲容。"
这两句描绘了一位才智出众、能够继承古人足迹的青年,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提及(白社陶元亮、青云阮仲容),表达了诗人对于优秀传统的尊崇和向往。
"田园忽归去,车马杳难逢。废巷临秋水,支颐向暮峰。"
诗人的心境开始转向个人生活,他回到了田园之中,但那里的宁静与远离尘世让外界的车马难以到达。废巷旁的秋水和暮色中的山峰,都成了诗人抒发情感的背景。
"行鱼避杨柳,惊鸭触芙蓉。石窦红泉细,山桥紫菜重。"
这里描写了自然界中生灵的活动,如鱼儿躲藏在杨柳间、鸭子惊起时触及芙蓉等景象,以及石洞中的细流泉水和山桥下的紫菜,都表现出诗人对周围环境的观察与感受。
"凤雏终食竹,鹤侣暂巢松。愿接烟霞赏,羁离计不从。"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愿望——希望像凤凰一样终日以竹叶为食,象鹤那样在松树间栖息。同时,他也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不愿意被世俗羁绊。
这首诗通过诗人对自然景物和历史人物的描写,以及他个人生活的情感抒发,展示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美好愿望。
六月轩楹敞,三分割据雄。
江回城抱日,舰火岸馀风。
词赋留天上,旌旗在眼中。
霸图俱已歇,幽赏几回同。
槛外凫鸥乱,尊边云雾通。
松杉盘虎穴,台榭接龙宫。
早岁辞朱绂,兹游感数公。
愿言携桂楫,常此狎渔翁。
上山采樵,道逢猛虎。虎衔樵去,置之林下。
樵告虎言,君何不仁。君得一饱,我则殒身。
昔非有怨,今何见嗔。虎答樵言,何哉所云。
子非我怨,我非子嗔。皇天赋性,有此不仁。
樵告虎言,君言虽辩,匪我攸闻。
吾闻天地,大德曰生。驺虞不杀,独匪尔伦。
虎答樵言,当死小犊,亦何多陈。
三日乏食,窜伏荆榛。辛苦见遭,奈何舍君。
樵得虎言,仰天大叫,哀声彻云。
虫蚁恶死,况乎我人。愿收厉气,敷和布春。
尽令猛兽,化为龙麟。
南华一卷,是驱炎清课。燃竹风廊飏茶火。
把尘襟尽涤,世累都捐,萧淡甚,泉际山颠有我。
老僧无个事,闲话忘机,簌簌林间暗香堕。
薄暮转山房,水簟凉生,拂磁枕、北窗高卧。
又细听、微风响松涛,觉此际心情,十分安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