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戊寅春分日祀先礼毕奉大人合宴于中堂喜而有作》
《戊寅春分日祀先礼毕奉大人合宴于中堂喜而有作》全文
明 / 罗钦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神驭初旋燕席张,东风花柳日偏长。

圭田永食诸孙报,福酒分沾满座香。

歌舞总能娱大耋,笑谈时复得周行。

归宁已荷天恩厚,吉礼参陪更有光。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春分日祭祀祖先之后,与长辈欢聚一堂的场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节日的欢乐氛围和家庭的温馨和谐。

首联“神驭初旋燕席张,东风花柳日偏长”描绘了祭祀活动结束后的景象,春风轻拂,花柳繁茂,阳光正好,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和煦温暖的氛围。这里的“神驭”指的是祭祀仪式中的神灵驾乘,暗示了仪式的庄重与神圣。

颔联“圭田永食诸孙报,福酒分沾满座香”则表达了对子孙后代的期待与祝福。通过“圭田”(古代贵族的封地)的比喻,强调了子孙后代将永远得到家族的庇护和传承。同时,“福酒分沾满座香”不仅体现了节日的庆祝气氛,也寓意着家族成员共享幸福与和谐。

颈联“歌舞总能娱大耋,笑谈时复得周行”进一步描绘了宴会中的欢乐场面。无论是老一辈还是年轻一辈,都沉浸在歌舞与谈笑之中,共享天伦之乐。这里“大耋”指年长者,表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无间和尊重。

尾联“归宁已荷天恩厚,吉礼参陪更有光”表达了对上天恩赐的感激之情以及参与祭祀活动的荣耀感。归宁,即回家省亲,此处暗含了对祖先的敬仰与怀念。通过“吉礼参陪”,诗人强调了自己作为家族一员,在传统礼仪中的角色与责任,同时也感受到了家族荣誉与光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中国传统节日庆典中家庭团聚、尊老爱幼、感恩上天的美好场景,体现了浓厚的家族观念和文化传承。

作者介绍

罗钦顺
朝代:明

(1465—1547) 明江西泰和人,字允升,号整庵。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迁南京国子监司业,以实行教士。忤刘瑾,革职为民。瑾诛复官,累迁吏部右侍郎。世宗即位,擢吏部尚书,以与张璁、桂萼同朝为耻,辞归。家居二十年,潜心性理之学。初笃信佛学,后舍弃。认为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废一不可,卒谥文庄。有《困知记》、《整庵存稿》。
猜你喜欢

仿倪云林秋亭嘉树并题以诗·其四

湖山四季秋偏好,我亦秋风潇洒人。

忽学老迂为放笔,却嫌全未悟根尘。

(0)

咏花瓷书灯

谁将大邑瓷,相并九华枝。

继昼明为用,无尘静与宜。

消閒觅句际,伴影读书时。

何必昭阳殿,徒誇金玉为。

(0)

闻京师于十月初四日得雪喜而有作

六出先时嘉,占年喜未涯。

同时真是异,千里讵为遐。

积素行行看,新寒旋旋加。

遥思上林苑,无树不生花。

(0)

咏挂瓶中花

清秋野卉纷荣谢,不知其名爱其姹。

迎风粲粲笑靥开,晞阳湛湛露珠化。

我非骚人亦搴芳,挂瓶贮之毡帷舍。

浑似春园桃李朝,那知雁塞星霜夜。

只少琵琶一曲弹,玉鞍红颊明妃嫁。

(0)

消夏·其一

消夏依兰沼,游思寄墨林。

轩墀足清趣,松竹有嘉阴。

乐志论閒玩,来禽帖背临。

三耘力田者,辛苦正关心。

(0)

昔余䆒元理,心地足清凉。

朱明任歊蒸,一室如禅房。

兹余廑民瘼,视民恒如伤。

时维暑雨候,怨咨岂能忘。

炎气当亭午,盾日方炽昌。

念彼陇亩间,曝背正耘秧。

茅檐蚕事急,经纬忙吴娘。

蕴隆非所惮,勤劬实可臧。

岂无九重居,广厦帘垂湘。

冰盘与雪簟,潋滟翻寒光。

展转苦烦热,心在黔黎旁。

日夕思其艰,怵惕不敢康。

安能物外游,逍遥学蒙庄。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尹廷高 叶春及 黄仲昭 曹溶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杨玉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