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覆七楼红十里。遍数东南,此树曾无比。
碧海扶桑差可拟,绿云稠叠丹霞绮。
叹息唐昌遗玉蕊。奕叶蟠根,今日能留几。
一宿只园怀帝子,梦魂何处空烟水。
花覆七楼红十里。遍数东南,此树曾无比。
碧海扶桑差可拟,绿云稠叠丹霞绮。
叹息唐昌遗玉蕊。奕叶蟠根,今日能留几。
一宿只园怀帝子,梦魂何处空烟水。
这首《鹊踏枝·顾山山茶》由清代词人顾贞观所作,描绘了顾山山茶的美丽与独特之处。词中以“花覆七楼红十里”开篇,运用夸张的手法,形象地展现了山茶花盛开时的壮观景象,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这红色的花海覆盖,红艳夺目,令人叹为观止。
接下来,“遍数东南,此树曾无比”,进一步强调了顾山山茶在东南地区的独特地位,它与其他树木相比,独树一帜,无人能及。接着,词人将山茶花比作碧海中的扶桑,以及绿云与丹霞交织的绮丽画面,生动地描绘出山茶花的色彩斑斓与形态之美。
“叹息唐昌遗玉蕊,奕叶蟠根,今日能留几。”这一句表达了对山茶花历史的追忆和对其生命力的感慨。唐昌玉蕊是古代传说中的仙花,此处借以喻指山茶花的珍贵与稀有。词人感叹,这样的佳木能否长久留存于世,充满了对自然与时间变迁的深沉思考。
最后,“一宿只园怀帝子,梦魂何处空烟水。”这两句则将情感转向了更为深远的层面。只园,即佛家语中的“只树给孤独园”,这里象征着宁静与超脱;帝子,则暗指帝王之子或理想中的圣贤。词人通过这一联,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暗示了现实与理想的落差,使得整首词的情感更加丰富和复杂。
综上所述,《鹊踏枝·顾山山茶》不仅是一首赞美山茶花的词作,更蕴含了对自然、历史、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展现了顾贞观作为清代文人的深厚文化底蕴和艺术造诣。
禁籞芳菲岁又新,两宫行乐及良辰。
双瞻黄伞天回笑,并御花骢雨洒尘。
汉殿捧卮称万寿,葛天张乐和千人。
欢声试采康衢咏,帝力熙熙物自春。